在人际交往中,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难免会出现得罪人的时候,因此,每个男人都需要学会道歉的做人手段。诚挚的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促进彼此心理上的沟通,增进感情,使这种关系变得更为牢固。
在与人交往时,难免说错话,做错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能及时说声“对不起”,真诚地向对方道歉,往往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求得对方原谅的同时,还达到了沟通的效果。
小吴在广州工作。一天,老总要他将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给上海的同事安,小吴并不认识安,报告发过去后,安通过网络问了很多业内人士觉得很可笑的初级问题。当时小吴就回话:“你还没有入门吧?”结果引发两人之间的言语纷争。小吴看安不懂装懂还极力狡辩,便毫不客气、极尽挖苦,安气得用英语唾骂小吴,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止。小吴后来生病休养一段时间,上班后老总提起此事,说安投诉到上海集团公司执行总裁,总裁在小吴的老总面前面露难色,对小吴表示不满。于是老总吩咐小吴在抓好业务的同时,要及时向安道歉。老总言辞缓和,显露爱才之心,说安是上海集团公司的一名经理,刚留学归来,被小吴这样的小字辈耻笑肯定心中难以平衡,希望小吴能予以理解。小吴为有辱老总脸面备感歉意,虽然觉得自己吃亏,还是主动发了一封道歉信给安。
消除恶感,避免伤害别人的感情,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谦逊一点。自己有果实的时候立刻道歉,别人就会给你同情,这就是道歉的神效。倘若我们大家能运用道歉的神效,我们的生活将会减少很多不愉快。?
人孰无过,我们都需要学会道歉的艺术,抚心自问,看看你是否常常毫不留情地妄下断言,说出伤人的话,牺牲了朋友,自己从中得利:再想想看,有哪几次你诚心地坦然表示歉意。有点惶恐是不是?惶恐的原因在于我们良心不昧,深知即使稍有过失也难免嗒然若失,除非知道道歉,否则总是内疚于心。
有些人认为道歉是向别人低头,失去了个人尊严。一味坚持自己的错误,不肯道歉,又何谈尊严呢?
不负责的人不会赢得他人的信赖,不敢道歉意味着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次语文单元测验,老师误将一位学生答对的题扣了分。卷子发下来,这位学生举起手:“老师,您错了,应该向我道歉。品德课上老师就是这么说的。”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也愣住了。片刻,这位老师笑着说:“是我疏忽了,对不起!”
事后有人问这位老师:“你当时不觉得窘迫吗?”他却说:“像这样有道德勇气的学生,很少见,我喜欢。”
尽管道歉是生活中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细节,但在我们所见所闻中,作为老师,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恳道歉的并不多。因为,道歉对于老师来说,同样承担着“诚信”一落千丈,学生效仿“找茬儿”等风险。但是,那位老师做了,他用勇气呵护了幼小学生心田里刚刚萌芽的道德的光芒。
有时我们迟迟不道歉是因为怕碰钉子,这种令人难堪的可能性确是有的,但是不大。原谅别人可以祛除心里的怨恨,而怨恨是戕伤心灵的。有谁愿意反复蒙受痛苦和忿怨的折磨?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道歉呢?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点:
(1)立即道歉。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就越难以启齿,有时甚至追悔莫及。所以,在发现自己的过错时,立即向对方说声“对不起”,这才是道歉的最好时机。
(2)有时可避开正面接触对方,采用多种方式表达你的悔意。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语一时说不出口,那么不妨想点其他办法,让对方知道你有悔过的诚意。比如托人送件小礼物;间接帮助对方解决某些困难;或者写封信打个电话等。
(3)道歉时,语气要诚恳,态度要自然。有些人知道自己的过错,也有心向别人道歉,但说话语气在别人听来显得不诚恳,态度傲慢。诸如冲着别人说:“对不起,噢!”“我说对不起你还不行吗?”这样的道歉不仅不能让对方接受,相反,还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说“对不起”时,要面带微笑,语气低缓,使人感觉到你是在真心悔过。有时在“对不起”、“抱歉”前面再加上“很”、“非常”、“实在”、“太”等表示加强的词语,则更能体现你的诚心。
(4)主动承担责任。在道歉时,要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说明引起错误的原因,但决不能找借口,或者把责任推卸给对方,即使自己只有部分责任,也要主动承担。主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反而会鼓励对方也承担属于他(她)自己的那部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