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胡雪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因为这两者使得当时的中国处在一个乱哄哄的局面。而在这之中,胡雪岩善于应对,认得准方向,把握得准秩序。他对洋场势力的借取,也正是得益于他的这种宏观把握能力。
在胡雪岩首次做生丝生意时,就遇到了与洋人打交道的事情,并且遇见了洋买办古应春,二人一见如故,相约要充分利用洋场势力,好好做一番大生意。胡雪岩在洋场地位的确定,是他主管了左宗棠为西北平叛而特设的上海采运局。
上海采运局可管的事件甚多,牵涉和洋人打交道的,第一是筹借洋款,前后合计在一千六百万两以上,第二是购买轮船机器,用于由左宗棠一手建成的福州船政局,第三是购买各种新式的洋枪弹药和炮械。
由于左宗棠平叛心坚,对胡雪岩的作用看得很重,凡洋务方面无不要胡雪岩出面接洽。这样一来,逐渐形成了胡雪岩的买办垄断地位。而洋人看到胡雪岩是大清疆臣左宗棠面前的第一红人,生意一做就是二十几年,所以也就格外巴结他。这也促成了胡雪岩在洋场势力的形成。
垄断饭最好吃,垄断行业的钱最好赚,这是众所周知的真理。如果能吃上垄断饭,哪怕只是分享一点残羹冷饭,也胜过外面的鲍鱼燕窝。因为势力一旦形成,别人就不易进入。这就像自然保护区一样,在保护区内是被保护动物的天下,外类不得涉足。当然,想涉入也是不大可能,因为洋人就认准了胡雪岩,不大相信不相干的来头。实际上,江南制造总局就曾有一位买办,满心欢喜中接了胡雪岩手中的一笔军火生意,却被洋人告之,枪支的底价早已开给了胡雪岩,不管谁来做都需要给胡雪岩预留折扣。
商人、企业家在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才闲置,把他们组织起来,充分利用;资源闲置,把它们挖掘出来,充分利用;信息闲置,把它们组合起来,充分利用。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明明是个无药可救的赌徒,胡雪岩却能够把他利用了,派他购丝、办货;明明是个落魄的文人,胡雪岩能把他鼓动起来,让他尽己所长,安定地方。
官场和江湖有嫌,洋人和官府有隙,胡雪岩却非要他们前嫌尽弃,沟壑尽平,大家携手来做生意,求利益。这种作为,一般人想不到,胡雪岩想到了,一般人做不到,胡雪岩做到了,所以人们称赞他神,称赞他奇。
这种神奇,在胡雪岩身上所表现的,就是与众不同之想。
凡事总要超出别人一截,眼光总比别人放得远,才能步步得势——官场的势、商场的势、江湖的势、洋场的势。进而因势取利,水到渠成。这和下围棋的道理一样,别人放一子,自己紧粘一子,不是笨蛋也聪明不到那里去,稍具围棋常识的人都懂得要放手做势,不求一子一地的得失,先从整体上营造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孙武子所说的“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的有利态势,然后抱犄角与敌逐,自然就能稳操胜券。杜牧在《阿房官赋》中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其中所讲的势,与官场的势,商场的势道理相通,即惟有能够抱势,方可钩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