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婚姻:一半是爱情,一半是责任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婚姻是一座外表华丽的围城,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城里面的人却想出来。想进去的人当然是因为对婚姻的美好憧憬,想出来的人自然是源于婚姻中那些难言的现实。”

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婚姻却比爱情更复杂。两个人缔结婚姻,大多是因为爱情。也有的不是为爱对方这个人,而是爱对方的金钱,地位或是家世。没有爱而走到一起是一种交易或者是一种无奈。古代的婚姻,注定就要走一辈子,无论走得如何艰难痛苦也都要坚持着走下去,而当今社会,婚姻已经没有太多的约束,所以离婚率在不断地升高,登记几小时都有离婚的,离婚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在现代,无爱的婚姻一般不会长久,因为在现代人的价值观念中,已经少了许多以往世俗的观念,随着人们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以往的“三纲五常”观念早已淡泊,尤其是对现代女性来说,不会像以前那样受束缚。因此,爱情是婚姻的灵魂,没有爱情,婚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婚姻里也不完全是爱情。从两个人因爱而牵手开始,就意味着要风风雨雨,同舟共济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中,生活会为两个人摆出很多难题,对于许许多多的生活苦难来说,婚姻仅靠爱情是承载不动的,还必须靠责任。

我们经常能在网络媒体上看到:“转让婚纱照拍摄,因为双方性格不合,两人决定分手”,“结婚不到一年,夫妻俩分道扬镳”等消息,身边动辄吵闹、离婚的小夫妻也不在少数。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不说是他们只有爱情而没有责任,一旦面对婚姻的现实,只有爱情没有责任的婚姻变得不堪一击。

让我们看看这对夫妇通过包办婚姻相识,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两地分居,依然携手至今的夫妇,他们的婚姻是如何经营的呢?

54年前,18岁的陈水林在媒人的介绍下,在河南农村和刘秀英结婚。他们属于“先结婚后恋爱”的典型,婚后第3年陈水林考取了上海华东纺织大学纺织化工系,需要来上海读书,这一别就是四年。毕业后,陈水林留校当了老师,由于当时的户籍制度管辖非常严格,陈水林无法将留守农村的妻子的户口迁到上海来。刘秀英一人在农村,照顾两个孩子以及丈夫年迈的父母。

“我当时抱怨他一年才回一次家,担心他在上海被教‘坏’了,但后来想想他不是那号人,我知道他老实。”说起当年“留守妻子”的辛酸,刘秀英的眼睛湿润了:“虽然他当时寄回一半的工资,10元钱左右,但远远不够一家人开销。在外人看来,他在上海的工作很好,只有我知道家里有多苦。在村子里,我们家的房子是最破最差的,每次外面下大雨,屋子里就下小雨,我不得不拿着脸盆,一盆一盆地把水往屋外泼。”

直到1984年,陈水林升了职务,涨了工资,分了房子,妻子的户口终于正式迁到上海来,夫妻俩才结束了长达27年的分居生活。“对于妻子,我有很多愧疚和感激。在我母亲生病时,妻子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吃饭、洗澡、洗衣都是她一人包了。婚姻是一种责任,需要双方的坚持和包容,这正是我和妻子在分居27年后,依然彼此守候的理由。”

读了这一对夫妻故事,我们或许对婚姻有了新的感悟——责任。是的,“责任”两字道出了经营婚姻的真谛。为了拥有幸福完美的婚姻家庭,我们现代人都应该重视这种责任感。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好虚浮,在这方面太薄弱了。所以现在离婚率在增长,与责任心太有关系了。

生活中的爱情与责任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没有爱情,就很难有强烈的责任感。如果有,那也只是一种道义。没有责任感,很难就是真正的爱情。据心理学家分析,夫妻间的互相吸引最多只有三年。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责任的支撑,人们三年就要结一次婚,甚至几个月就要换一个配偶。因此,责任不仅仅是维系家庭的一根支柱,更重要的是能使爱情更加持久。因此,婚姻:一半是爱情,一半是责任。

婚姻离开责任,将不会再有爱情。爱情赋予责任,最终将走向婚姻。爱情抛弃责任,将预示回归陌生。其实,爱情是种很凄美的东西,像昙花,因它的短暂,才显得弥足珍贵。爱情加上责任就会变成亲情,亲情是最稳固的一种感情状态,也是爱情的最高形式。所以人们通常说的在婚姻中没有了爱情,应该是说的激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爱情与责任如手足,是不能分开的。

维持婚姻的基础是感情和责任。责任对家庭的稳定非常重要。双方都要有这一份责任感才能使夫妻关系更加融洽。如果只是一方承担或是双方都不愿承担责任,婚姻都会出现问题。 cVOZmaUeT62lHxxTc5w7WmSOwqm5qufMCaRjIonBDcfUlz0XESZgqJpN+jZEHj0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