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他认为:一个木桶能否盛满水,必须看每一块木板是否都一样平齐光滑,如果这个木桶上有一块木板低于其他的木板或者有一块木板上有漏洞,那么这只木桶能够盛多少水就由这块有问题的木板决定,即最短的木板决定了木桶盛水的高度,这个原理因此也被称为短板效应。所以,彼得指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点就是要看企业的“短板”是不是比其他的企业要长,如果比其他的企业长,则竞争力就大,如果比其他的企业短,则竞争力就小。
在当前这个微利时代,企业的竞争力也随着企业利润上下浮动,利润越高的企业则竞争力就越大,利润越低的企业则竞争力就越低。那么如何才能够让企业的利润增多,让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呢?答案就是节约,杜绝一切浪费!美国中小企业促进发展协会通过对1000多家中小企业的调研发现,浪费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换句话说,浪费就是决定许多企业高度的那一块“短板”。
迪斯尼的全称为TheWaltDisneyCompany,这一企业名称源自于其创始人怀特·迪斯尼。迪斯尼是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它的企业踪迹遍布世界各地,主要业务包括传媒网络、电子游戏、迪斯尼主题公园、图书、玩具、电影等。
很多人都知道迪斯尼是一家非常大的公司,但是对它的规模一直很模糊,不清楚其具体有多大规模。事实上美国人的精神象征、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电影公司好莱坞也只是迪斯尼公司旗下的一个分公司而已。除了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影公司好莱坞之外,闻名全世界的“ESPN体育”也隶属于迪斯尼,美国广播公司(BBC)也是迪斯尼公司的旗下品牌之一。如果你去问迪斯尼的任何一个员工:是什么让迪斯尼能够由一个私营小企业成长为如今的巨无霸型企业?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创意与爱心让迪斯尼成长壮大并永葆活力。如果你将同样的问题重复问第二遍,那么你听到的回答将是——节约,杜绝浪费!迪斯尼一直倡导的节约精神成就了迪斯尼如今的辉煌。事实上,从怀特·迪斯尼建立“迪斯尼公司”之时,节约就成为了迪斯尼公司的企业精神支柱之一。
1928年5月,怀特·迪斯尼创作的《疯狂飞机》第一集上映了,这是他的“米老鼠系列”的第一集。怀特·迪斯尼惊喜地发现,“米老鼠”一下子成了美国大人小孩们最宠爱的卡通形象,而怀特·迪斯尼本人也因为这只可爱的“米老鼠”成为比当时的美国总统还要出名的人。“米老鼠系列”的成功让怀特·迪斯尼赚得盆满钵满,他创立的迪斯尼公司业绩也一路飙升。按道理来说,取得如此成功的怀特·迪斯尼应该感到非常高兴才对,可是怀特·迪斯尼却愁眉不展,他在想如何让迪斯尼一直成为孩子和大人们最喜欢的娱乐品牌。换句话说,如何让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大并永葆活力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怀特·迪斯尼。
1952年,怀特·迪斯尼的企业已经成为全美盈利水平最好的公司之一,而这一切都是怀特·迪斯尼坚持努力的结果。迪斯尼公司已经焕发出了让怀特·迪斯尼兴奋的竞争力,而且以当时的发展情况来看,迪斯尼公司完全会成为一个百年不倒的企业。可是,怀特·迪斯尼总觉得自己的公司缺少一种文化,缺少一种能够增加企业凝聚力的文化。于是,怀特·迪斯尼开始对自己的公司进行调研,而这一调研的过程整整持续了四年的时间,到1956年春天的时候,他开始制订新的企业制度,为企业注入新的思想文化。怀特·迪斯尼为自己的企业所注入的文化就是——创新企业的想象力,让每一个人从迪斯尼感受到被关爱的快乐,奉行节约精神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其实,创新和关爱的企业文化早在迪斯尼公司创立之时就有了,所谓新的企业文化就是“奉行节约精神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怀特·迪斯尼一下子就抓住了企业最大的“短板”,浪费是所有缺乏节约精神的企业的最大“短板”。据统计,自从怀特·迪斯尼为公司注入了节约型的企业文化之后,迪斯尼公司的业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了近17%,可谓收效显著。
如今,很多企业不惜花费巨资来培养自己的企业文化,节约型企业文化也是很多企业一直在努力培育的重点,可是真正能够让企业拥有节约精神的企业却是少之又少。因此,很多企业家都非常着急,想方设法要弥补,力图加长浪费这块“短板”。
培养节约精神应该首先从态度开始。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取得成功的一个必备因素就是心态——心态决定一切。企业管理层在培养节约的企业文化之时,必须从改变员工的心态开始,只有员工从心里意识到了节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他们才能够深刻意识到浪费对于企业的严重危害性,才能够让习惯浪费的员工转变为习惯节约的员工。让员工拥有节约心态的方法有以下三个。
第一,节约从认识开始,只有认识到浪费的危害性才能够让员工从心里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让员工意识到节约的重要,就必须让员工认识到浪费的可怕。企业可以定期对企业资源的利用率进行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公布出来,让员工看到浪费使得企业蒙受的损失有多么惊人。当员工为自己的浪费感到震惊的时候,心理上就开始改变,自然也就看到自己的浪费对自己薪资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前提是员工收入与企业利润挂钩)。
第二,进行荣辱教育。节俭的员工是企业的光荣,浪费的员工是企业的耻辱。自古以来,节约的人都是值得社会尊敬的,他们的节约行为被视为一种光荣,而浪费的人一直被社会唾弃,他们的浪费行为被视为一种耻辱。同样,在企业中,节约的员工应该被尊重并得到相应的奖励,因为他们为企业创造了利润,而浪费的员工应该被唾弃并得到相应的惩罚,因为他们为企业带来了损失。所以,企业应该为员工树立起节约的荣辱观,让员工感受到节约的光荣,并形成一个互相监督的氛围,这样那些不注意节约的员工自然而然就会培养出节约意识,从内心开始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
第三,节约的心态来自于对企业的高度负责精神。节约的员工绝对是对企业高度负责的员工。节约的员工从内心深处热爱着自己工作的企业,他们将企业看作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庭,他们认为自己的节约能够让企业变得更好,就像自己在家里的节约让家庭变得更好一样。所以,不论是一滴水还是一度电,在他们看来那都是自己的财产,只有让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才能够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企业效益良好,员工薪酬自然就比较优厚。因此,企业家们要想让自己的企业拥有节俭精神,就必须给员工创造一种家的感觉,让员工将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员工才能够高度负责,乐于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