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浪费让一个企业失去活力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无数的企业成为了这场金融浩劫的殉葬品,但也有无数的企业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之后变得更优秀、更有竞争力。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在金融危机中倒下的企业中,有86%的企业死于严重的“内耗”,即这些企业都是内部浪费非常严重的企业。

苹果电脑的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让一个企业失去活力,变得死气沉沉的最关键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的浪费问题,因为企业内部的浪费不仅仅指时间和资金的浪费,还包括人才、资源等浪费,所以企业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的内部浪费,那么这样的企业必将是死路一条。”从乔布斯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苹果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顶级企业,节约精神也是关键性因素。

1976年4月1日,愚人节。这个愚人节看起来和往年的愚人节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对于电子制造业来说,这一天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因为在这一天诞生了一个后来对于电子制造业有着深远影响的企业——美国苹果电脑公司。

苹果公司最早由乔布斯、沃兹和韦恩三人联合创立。他们之所以给公司起名叫苹果,是因为乔布斯想到了牛顿曾因为一只苹果砸中脑袋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他们选用苹果做公司的名字就是想告诉世界,苹果公司是一家走高科技路线的电子企业。他们用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做公司的标志图案,也是想告诉世界,苹果公司将死死地咬住高科技发展策略不松口。所以,苹果公司自诞生以来,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电子商品制造公司,靠的就是永远走在市场前列的高科技技术手段。但是,凡是用过苹果公司的产品和了解苹果公司的人都知道,乔布斯能够让苹果的产品成为高品质产品和奢侈产品的代名词,依靠的不仅仅是领先世界的研发水平,苹果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市场发展策略同样非常先进和有效,最为全世界所称道的是苹果公司那种从不浪费的节约精神。

在苹果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总裁乔布斯就要求公司一定要有节约精神,从一线操作工到高层管理人员,都不能有浪费的情况出现,为此苹果公司制定了非常苛刻的处罚制度。所以,在苹果公司,节约精神一直被视作企业永葆活力的最根本性因素之一。苹果公司对于节约精神的培养还体现在其产品上,最常见的就是,同档次的电子产品中苹果的价格总是比较贵,原因除了科技含量较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苹果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时间的不浪费。众所周知,使用同档次的笔记本电脑,苹果公司的笔记本电脑不论从反应时间上还是操作上都比较快,能够为消费者节省一定的时间。这也是苹果公司对于节约精神的另一种阐释。

减少企业的内部浪费已经成为了当代企业家的共识,几乎全球所有的著名企业都非常注意企业的内部浪费情况。因而,当前对于企业内部浪费的控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型的管理系统,主要从目标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三个方面出发,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内部浪费。

1.目标成本管理

现代企业中的服务与商品的采购数量的大小是制定企业目标成本的关键。据统计,全球87%的企业在目标成本上的花费大约占总成本的63%,因而企业如果能够控制好企业的目标成本,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的内部浪费。在现代企业中,除了那些顶级企业能够将目标成本控制得比较合理之外,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在合理控制企业目标成本的问题上都不是做得太好,因而成为中小企业难以赶超大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要想合理控制目标成本,减少企业的内部浪费情况,就不能按照过去的思维与管理方式去解决这一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在减少目标成本的浪费问题仅仅依靠“小动作”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解决方应当是,管理者集中更多的精力去改变企业的成本基础,而不仅仅是从加强行政管理手段的角度出发。只有将企业纳入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模式中之时,企业才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目标成本的控制,消除企业内部浪费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将企业纳入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模式的方法有三个。

①企业管理中者应当积极地收集企业各个部门单位的总支出数据,找出“浪费的支出”和“合理的支出”,然后把将来有可能出现的“浪费的支出”直接去除,便可以让将来的支出增加更多的“合理的支出”。

②企业管理者应当组建自己的“廉政组织”,从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单位抽取一些有较强责任心的员工组成“廉政组织”,开展一些减少企业内部浪费的活动,并监督各个部门单位在制定目标成本规划的过程中,是否有不应该或不合理的支出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企业的效率。

③完善企业目标成本制定的审核机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没有完善的审核机制不能够使得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因为完善的审核机制就相当于企业的“抗体”,能够有效地降低“病毒”对于企业的侵害。所以,企业要想迈进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完善企业目标成本制定的审核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消除企业的内部浪费,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2.全面质量管理

所谓的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组织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各个生产流通环节中去,认真抓好企业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监督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的过程中,让企业步入高效能、低浪费的发展之路。企业要想做好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从五个方面去做,其中包括决策方面、准备方面、开始方面、扩展方面和综合方面。

①决策方面。企业管理者在做出决策之时就考虑到降低企业各个项目成本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减少企业内部的浪费,增加企业效能。

②准备方面。当企业管理者做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决策之后,就由决策阶段进入了准备阶段。企业管理者在准备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决策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从各个方面做出完备的调研,掌握相关的一切信息。其次,企业管理者应该着手对执行该决策议案的具体人员进行培训,让其掌握足够的技能和充裕的知识,这是做好准备工作的关键点。最后,让相关联的部门单位制定出相应的目标,准备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

③开始方面。企业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在开始方面。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在开始方面下足功夫,那么就有可能为后来的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所以,当企业开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之时,就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最好先是在某一个部门单位或环节上建立试点,通过对试点的仔细观察来找出不足,从而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展到整个企业。

④扩展方面。当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始阶段结束之后,就进入了全面扩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就要求企业尽可能地做到“早反馈”和“早解决”,凡是某一个部门单位或某一个环节暴露出问题之时,都应该争取在第一时间反馈给管理层,同时管理层争取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只有建立在“早反馈”和“早解决”基础上的全面扩展才会减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而这也是一种减少内部浪费的方式。

⑤综合方面。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进入正常阶段之后,企业就已经基本上具有了很强的全面实施质量管理的综合性能力。因此,企业在这个时候,只需要从各种发展计划、人员阶梯培训、关键业务流程和审核整理这几个点着手就能够让企业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从而让企业进入高效率、低浪费的成长环境中。

3.作业成本管理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方式来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内部的损耗。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一种企业经营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管理就是以企业的具体作业量作为企业运行成本的制定标准,通过减少企业在具体作业中的不合理资源浪费来降低企业的成本。一般而言,作业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企业应当及时计算和确认企业资源的实际作业成本。实际作业成本指的是用企业计划的目标成本减去实际消耗后剩余的资源数量所得出的成本值。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确认企业资源的实际作业成本,因为它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地清算出企业中合理支出和不合理支出的比例,有利于企业减少实际作业成本,降低企业的内部浪费。

②企业应当建立作业成本库。所谓的作业成本库就是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项产品所花费成本的数据库。企业建立作业成本库的好处是帮助企业管理层完整地认识到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并使得产品在控制好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质量,从而减少企业的内部浪费。

③企业应当建立良好的作业生产培训机制。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建立良好的作业生产培训机制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作业水平,有效减少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技术性浪费。所以,企业建立良好的生产培训机制是企业降低“内耗”的重要手段之一。 ElfN6yZ7ehdmj7NXTFd3u5y/IuAmlXc51BpUnwXJs8Q9j32d8DMGI4zl773N071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