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任何一项有意义的行动,如果没有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想要执行起来恐怕就要困难重重了。如果管理层能够成为排头兵,就会带动整个企业的整体行动。节俭也不例外,只有管理层认识到节俭的重要性,并且切实有效地以节俭为目标,坚决将它贯彻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企业降低成本才能实现。
惠普公司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在办公室布局上采用美国少见的“敞开式大房间”,即全体人员都在一间敞厅中办公,各部门之间只有接屏分隔,除少量会议室、会客室外,无论哪级领导都不设单独的办公室,同时不称呼头衔,即使对董事长也直呼其名。这样有利于上下左右通气,创造无拘束和合作的气氛,更为关键的是老板与员工之间彼此透明,节省了大量的办公开支与费用,更把这种节俭的理念以身作则地灌输到了员工的心中。能和老板天天工作在同样的环境下,发现老板处处节约,惠普的员工自然纷纷效仿,逐渐形成了节俭的企业氛围。这最终使得惠普公司在2005年销售收入增长不大的情况下,由于支出的大规模缩减,实现了公司利润的增加。
事实上,对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老板来说,追求节俭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人生态度。而且这些企业家深知自己作为企业的老板,自己的节俭行为对员工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对此,瑞典宜家公司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这样说道:“如果我开始追逐奢华的生活,那么只会让其他人跟风。作为领导者,树立榜样很重要。”
很久以来,在瑞典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要是坎普拉德失去了自律,在酒店客房的小酒吧里喝了一罐高价的可乐,那么他就会到杂货店去另买一罐代偿这罐可乐。坎普拉德如今以约314亿美元身价排名世界富豪榜第七位,但这名亿万富翁却是出了名的“吝啬鬼”。
坎普拉德的家乡近日建起了一座坎普拉德的雕像。在出席剪彩仪式时,坎普拉德竟把彩带工整地折好后递给市长,告诉他彩带还能继续使用。不久前参加一个商业晚会时,坎普拉德被保安人员挡在了门外,因为他们看见坎普拉德从一辆公交车上下来。这名亿万富翁甚至把他的“吝啬”发扬到伦敦的旅行中。在那里,他出行只乘公交车或地铁。坎普拉德还自豪地说,他解雇了长年为他服务的理发师,因为新聘的理发师每次收取12美元费用。面对外界说他“吝啬”的声音,坎普拉德说:“我是有些小气,可那又怎么样呢?”
坎普拉德和妻子玛格丽塔现住在瑞典一幢普通别墅里,过着半退休生活。坎普拉德把宜家公司交给三个儿子共同经营,因为他不想任何一个儿子独揽大权。坎普拉德夫妇经常光顾便宜的餐馆、在下午食品减价时到当地市场采购,并且像普通百姓一样跟小商贩讨价还价。甚至连自己居所里的家具,坎普拉德都是在宜家大卖场中淘回来的。坎普拉德说,每次花钱时,他都会问问自己宜家的顾客是否也一样承受得起。
正是在坎普拉德始终坚持节俭生活的引导下,宜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简约的企业文化,为宜家成为全球著名的跨国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厉行节约上,管理者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这对企业建立节约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相反,上梁如果正的话,下梁也就容易正。节约是一种上行下效的习惯,一旦形成,对企业提高利润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