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尽快适应这里的“气候”

一个刚到企业的外来中层领导,总要接受众多审视的眼光。这些眼光里有挑剔,更有排斥,在这种情况下,中层接管企业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已成为企业中层的你该怎样面对严峻的考验。如果中层领导对企业的文化结构继续延续着“冷热不适”,而以自己原有的理念来强化企业管理,他定然因此而失去老板及员工的支持;如果他简单地评价或夸大企业的种种不合理,将原来的文化全部抽空,以达到理想化的设定目标和方案,不假思索地拷贝和推行自己原来的成功经验和方法,而忽视了老做法在新环境下的适应性问题,必然会造成不适应这里的“气候”的尴尬现象。

造成中层失意其根本原因在于你只看到眼前的环境,却没有注意这里的“气候”,也缺乏对自身“体质”适应性的正确估量。毕竟在已经选择和进入了这个新环境之后,你只能是让自己去适应环境而不能指望环境首先适应你。

中层领导因不适应“气候”而造成失意大抵会有两种形式出现:一是给企业带来“内伤”。由于文化上的不适应性,中层领导已经习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与企业通行的“惯例”不同,在没有充分了解和认识这种企业文化之前贸然决策和行动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冲突,遭受来自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抵制,影响整个企业正常的运行。二是给企业带来“外伤”。主要是由于跨行业、跨区域等原因,对新产品或者新的外界竞争环境缺乏经验和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经营决策上的失败,中层领导的能力与地位因此一落千丈。

尽快适应企业里的“气候”是衡量一个中层领导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身为中层领导更要循于“气候”,把握分寸。尽快适应企业里的“气候”才能生存。所谓“气候”,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对企业老板要尊重而不奉承,要服从而不盲从;比如对企业事务要揽事而不揽权,要尽责而不越权;比如对同级中层要谦虚而不怯弱,对下属放手而不放肆;比如在处事中要有才而不显才,要居功而不自傲——所有这些,都是是中层领导适应企业“气候”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你就很难在企业里站稳脚跟。

赵先生来公司时是很风光的,许多工作都不用老板的指点就漂亮的完成了。赵先生曾扬言,公司若有新建分公司,他将会去上任总经理。老板从此特别讨厌这位赵先生。

有人说,是因为老板的能力不如赵经理强;有人说,是因为赵经理说话太过张扬;还有人说,老板担心赵经理会取代他的位置。不管是什么原因,渐渐的老板开始介入赵经理的工作。总是时不时的将自己的经验运用到他的部门中,当发现不适用的时候,老板就会将工作再交回到赵经理的手中。对此,赵经理也无可奈何的忍受着,一次一次的整理着残局。老板开始经常找他相信的人,询问赵经理的动向、想法。所以,在公司大会上,赵经理以及他部门的部分积极工作的员工都被列为拉帮结派的对象。赵经理经常被请到老板办公室,不再是询问,而改为了批评。并以莫须有的罪名让其认罪,经常弄得他莫名其妙。不认罪,老板就说“全世界都在说你错了,你还不承认!”后来,赵先生就认了,但是却不知道是何种罪。老板又说“你态度不好,光嘴上说改,就是不行动。”

而赵经理和老板的战争也渐渐的转为明战。老板说:是因为副总对赵经理印象不好。而什么才是事实,谁也不知道。渐渐的,赵经理的工作被别人取代。最后,赵经理只好离开了公司。

在诸多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对企业老板态度上的适应。所谓服从而不盲从、尊重而不奉承,指的是对老板服从的适应。没有适应,就没了生存的空间。比如那些只乐于对老板点头哈腰,不管是对是错只会应声虫的中层领导,绝对是一个没个性、没修养的人。

与点头哈腰型的行为形成反差的另一种表现是不适应企业的“气候”。与企业无法“兼容”将该怎样做呢?回答无非两种:一是拍拍屁股走人;二是顶着压力在企业里煎熬。2009年,长城动力公司内部发生了一次高层动荡。两位负责营销和宣传部门的副总一起离开,并带走了十几名骨干去另起炉灶。原因很简单:虽然长城动力公司所给的薪酬不菲,但这些中层们感觉不适应公司,难以体现自身的价值。这种因不适而走人的现象在中国屡见不鲜。殊知民企老板伤痛多多,而出走的中层们却总为自己能“脱离苦海”而沾沾自喜。

谁也不是万能的,企业老板也不是万事通,中层领导有经验,有能力,管理工作能力不应该在老板之下,这些都是中层领导的优势。如果你因为老板的水平“一般般”而感不适应,动辄走人,这绝非明智之举。试想,如果老板一切都很到位,还高薪聘你来干什么?不过,像那种“消极适应”者,我们也不敢恭维。比如在明知企业的某些策略失度的前提下还只会满口应承,全由老板说了算,心理只抱定反正错了你兜着的不负责任态度,到事情走到危险的境地,你就愧对企业中层领导的尊称。

当然,老板的最后决策往往是企业队集体意志和智慧的凝聚,大家都应当服从,因为这种服从不单纯是服从企业老板个人,有时也意味着服从企业。工作中的矛盾总是有的,当发生分歧时,中层领导应冷静对待,慎重考虑老板的观点,尽力找出分歧中的相近点去弥合差距,不可意气用事。如果分歧是因为掌握的情况多少而得出的结论不同,就应该充分理解老板的苦衷,是否有难言之处,倘若分歧涉及到正与误之别,就只能按企业原则办事,弄清是非,以理服人,才是最好的生存适应。

另外,就是对同级中层与下属关系的适应。一般而言,具有超前意识,工作积极主动,团结同事与下属是中层领导的起码素质,也是其上进心、事业心的体现。尽快适应企业里的“气候”,含义有如下几方面:一是要有全局观,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看局部利益的得失。二是要对事不对人,不能总盯着别人挑毛病而失了自己管理者的风度。三是要揽事不揽权,为下属做个好榜样。不要动不动摆架子、耍性子。

一个中层领导在企业中的适应力注定了他在企业中的真正命运。能当上企业的中层领导,并不能说明你永远都能留在这个位置上,你要是不适应企业的文化和规章制度,你要是不适应下属的各种积极的建议,危机就会紧跟着你,你就不能在中层领导的职位上久留。因为没准哪天你就会被罢官,就会有能适应企业“气候”的人来接替你。此外,中层领导还要具备对各种信息的适应力。信息海洋变幻莫测,需要中层领导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能力和适应力,在企业决策已经改变的情况下,或者接到突然信息,中层领导应当既不惊慌失措又不拘泥刻板,能够沉着冷静,灵活机动地予以处置。当然,灵活机动绝非草率从事,随意武断,而是慎重地做出合乎实际的决策。即使一时不能改变自己团队的决策,在一面找出路的同时,还要有一颗平常心来适应新信息的挑战。依此而照己,谨请中层领导多思量:你适应这里的“气候”了吗? zFb44vL9Pu9TMVaBR4JkR0PFgeaVAqpHc1fuV+OadPUm0X756YuXizcJHNWLWYG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