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领导在企业靠什么立足?是能力是学历还是勤勉?的确,这些都与中层在企业生存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却并不是根本因素。什么才是决定中层在企业长久立足的根本因素呢?我们发现,虽然各个企业的中层在性格、喜好、行事方法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具有大气魄。只要大胆而稳健,远见而坚韧,才能在复杂的企业中傲立潮头,只有大气魄才能有大作为。
索尼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因中风而退出了公司经营决策与管理事务。导致这种悲凉无奈收场的原因,是他留给索尼的一笔荒唐透顶的并购案。1989年9月25日,索尼宣布斥资48亿美元,对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及关联公司进行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股价为每股12美元,而索尼的出价却是每股27美元,很多很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都认为盛田昭夫肯定是疯了,并断定他的一意孤行必将把索尼带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确实,以后的事实也验证了专家们的预言,到1994年9月30日,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累计亏损31亿美元,创下了日本公司公布的亏损之最,索尼公司危在旦夕。
但是,当时光进入21世纪后,人们渐渐发现,盛田昭夫巨大“失误”的并购,竟然是他留给索尼最有价值的一笔遗产。当很多人抱着损益表在斤斤计较眼前经济利益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够理解盛田昭夫的良苦用心?他以企业家特有的眼光洞见了21世纪索尼赖以存活的根基——视听娱乐,并灵敏地觉察到了好莱坞的知识产权对索尼发展的巨大战略意义。
盛田昭夫以他战略家的超前眼光和企业家的过人气魄,为未来索尼构建了以家庭视听娱乐为中心的从内容、渠道、网络到终端的产业链条和商业体系,回答了50年之后索尼靠什么吃饭、凭什么竞争的问题。
气魄就是中层领导的胆略和果断力,就是一针见血地切中问题的要害,相信自己,力排众议,做出大胆和及时的决定,就是在不确定的复杂局面中敢于冒险并承担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聊斋志异》里有个故事:著名中医叶天士在为自己的母亲治病时,因为一味药拍不了板,他知道,这味药如果加对了会治好母亲的病,用错了(母亲的)病会恶化,甚至有死亡的危险。这时,他犹豫不决地转而询问另外一位中医,那位中医坚决地认为应该加。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要加药时,他毫不避讳地说:“因为治好了叶天士母亲的病,我可以借此名扬天下;万一治不好,反正是别人的妈,不是自己的妈。”有一位中层对这个故事深有感触,他说:“中层是什么?就是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妈来下药治病,而且有能力下对药把母亲的病治好的人。”由此可见,中层领导的魄力、胆略和勇气是何等的珍贵。
16岁那年,王均瑶离开家乡温州,到长沙市一带经营五金和印刷业务。1989年春节前夕,因为忙于业务,他忘记提前买回家的火车票,结果都到小年夜了仍然坐不上火车,他和其他几个同样被困在长沙的老乡只好以高于票价两倍的价格包了一辆大巴回家。
大巴车又慢又颠,王均瑶随口感叹了一句:“这破车真慢!”这时,旁边的一位老乡挖苦说:“飞机快,你包飞机回家好了。”从那时起,王均瑶梦想的种子在心中蠢蠢欲动了。春节刚过,王均瑶真的跑起了承包飞机的业务。要知道,当时不要说包飞机,就是坐飞机也不是谁都能行的,连买机票都需要单位的级别证明。一个小小的打工仔,凭什么包飞机?面对冷嘲热讽,王均瑶丝毫没有放弃,经过长达八九个月的走访、市场调查和跟有关部门沟通,在遭受无数次的拒绝和白眼之后,他终于盖了100多个图章,完成了包机的各项准备工作。
1991年7月28日,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并平稳降落于温州机场,王均瑶开创了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承包了长沙—温州的航线,并在当年实现赢利20万元。同时,25岁的王均瑶也赢得了“胆大包天”的个人品牌。之后,他一鼓作气包下全国400多个航班,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从此,王均瑶相继进入奶制品业、百货业等,经过10年的发展,均瑶集团总资产已达到35亿元。可惜的是,38岁的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而英年早逝。
气魄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中层领导必须要有容人、容事的肚量。心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事业强。
战国时期,楚庄王打仗大获全胜后大宴群臣,有人趁风吹灭蜡烛之际拉住了楚庄王爱妃许姬的衣袖,许姬在黑暗中扯掉对方的缨带,并要求楚庄王立即点亮蜡烛,严惩那个人。但是楚庄王却不动声色,反而要求所有臣工都要解开缨带,摘下帽子,开怀痛饮,最后尽欢而散。后来,在楚庄王讨伐郑国时,将军唐狡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楚庄王下令重赏,唐狡却说不敢受赏。楚庄王问为什么,唐狡说,那次宴会上正是他拉了许姬的衣袖,大王却不究死罪,他已经感恩不尽,所以舍命相报。正是楚庄王过人的心胸,才得到唐狡赴汤蹈火、死而后已的回报。可见,领导者容人之过、谅人之短的心胸何其重要。
有人形象地说,你能容一个班的人,就只能当班长,能容一个团的人,只能当团长;能容亿万人的人,才能成为中层领导。
如果中层领导打破这一瓶颈,最好的武器就是——气魄。当我们拥有了大气魄时,就会超越层层阻碍,主动挑起大梁,承担起压力和责任,甚至是额外的压力和责任。容事则要求中层领导要能拿得起、放得下,不要斤斤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要放眼更为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不要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郁郁寡欢,要放眼自己的大理想、大事业;不要因为别人的误解、冤枉或反对而烦恼愤懑,要执著自己的大战略、大目标;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和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放眼自己的大前途、大未来。这一切,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发展空间。因此,所有的中层领导都应牢记:具有大气魄才有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