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的老板都会承认:中层领导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有几个老板对手下的中层是信任的?总是怕中层桀骜不驯、居功自傲、功高震主。对中层来说,你要快速提升你的工作能力,包括让企业老板放下他那颗怀疑你的心。那么,你就明白:中层既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想当好管理者,首先要当好被管理者,这个理念来自于西点军校。西点军校以培训军官而举世闻名,每个学员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服从。学员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会把自己的个性全部抹除:所有人的名字都统一换成编号,头发剪成同一发型,衣服全部换成校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去掉自我,更好地融入团队。
中层领导同样如此。如果每个中层都只强调自己的个性,那么整个集体就会没有凝聚力与战斗力。即使是才能再高的中层领导,也要学会做团队里的一分子。
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是一个集团的老板,诸葛亮、赵云、马超、黄忠是这个集团的中层领导,未能进入核心层不是因为他们不忠诚,只是在刘备眼中,他们的忠诚度赶不上关羽和张飞。诸葛亮是三顾茅庐请来的中层领导,其职责就是做事情。刘备去世之前,与其说是托孤,倒不如说是给诸葛亮敲警钟。“我儿子无能,能辅佐就辅佐,不能的话,你就取而代之。”这话中之话是你有可能取代我儿子,但看在我的面上,不要那么做,否则你就是不忠不义。刘备一直都只让诸葛亮干活,给的实权却并不大,一直视诸葛亮为危险人物,诸葛亮威信越高他就越不放心。赵云的职位是长坂坡拼杀出来的,属于能力超群的,你能力超群么,那你多杀敌去。马超是走投无路来投刘备的,得不到足够的信任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黄忠是投降过来的更不用说,能弃旧主,谁保证不弃新主呢?不信任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三国演义中这些情节,在每一个企业精彩地上演着。
微软公司的副总裁辞掉了总经理艾立克。因为他虽然才华过人,但却桀骜不驯。尽管这位副总裁十分爱才,希望艾立克留在公司,但他不能相信艾立克。当时,很多技术专家都来为艾立克求情,但是这位副总裁很坚定地告诉他们:“艾立克聪明绝顶不假,但是他的缺点同样严重,我永远不会让他在我的部门做经理。”结果,拥有爱才之心的比尔·盖茨听说这件事后,主动要求将艾立克留下做自己的技术助理。
这件事给艾立克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也让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后来,凭着自己的努力,艾立克逐步晋升为微软公司的资深副总裁,而且非常凑巧,他成为这位副总裁的上司。艾立克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并没有对这位副总裁怀恨在心,反而非常感激他。因为正是这位副总裁把他从恶习中唤醒,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地位。艾立克不仅没有报复这位副总裁,反而在管理方面虚心向他请教,这时的艾立克已经懂得了怎样做一个好的中层领导。同时,这位副总裁也表现得非常优秀。当艾立克成为他的上司后,他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服气的想法,而是非常积极地配合艾立克的工作,两人相处得非常融洽,一直为公司的发展而共同努力和前进。
从艾立克的一降一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好一个被管理者是多么重要。在艾立克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层领导共同的影子:聪明、有能力、有业绩,但同时也让老板很不放心。对任何企业来说,老板是不会容忍一个他不相信的中层领导的。每一位中层领导都身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如果连自己都要一味地强调个性,让老板时是时怀疑他,那么又如何让带领自己的团队呢?
另外一个让老板不放心的是功高震主。当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有时不是中层存心想震主。也就是说,震主往往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中层震主呢?当中层具备足够的权势时,必然会震主。比如说,当一个企业里所有的力量、资源、人心都聚拢到中层一边时,中层自然就具备了震主的条件。这是日积月累形成的结果,是中层靠着自己的智慧、能力、勤奋等,握着老板授予的权杖带领着团队一步步地打胜仗获得的。积小胜为大胜,大家日渐佩服中层,他说什么是什么,指到哪里大家打到哪里,形成了强有力的战斗团队。
有人认为,这样更好吗?老板可以心安理得在躲到后台只管收银了?其实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老板的担心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中层的角色和老板的角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是不一样的。在市场经济不十分发达和法人治理结构并不完善的今天,一旦中层在企业形成了足够的强势,虽然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往往也会形成盲目崇拜。中层是人不是神,当中层出现失误的时候,由于角色的原因,同样也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更重要的是,中层只是责任的传递者,而不可能承担真正的责任,尤其不能承担投资责任。老板却要全部买单,尤其涉及法律责任,作为老板是要全部承担的。所以,老板为了避免危局的出现,会矫正企业失衡的权势结构。当然,要消除中层的势是不容易的,而要消权则是很快就能办到的。于是在企业史上就有一夜之间连降八级的消权经典案例。没有了权的势,和没有势的权都将不再震主。所以,中层自身的权势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被老板收回权杖,否则对老板、对企业、对中层自身都是危险的。当然历史上也有曾国藩功高震主,当朝廷正要消其权时自己主动交权的情况,交了权,势仍将存在,但已构不成威胁。
当中层领导有足够的权势,各种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因素会逼迫中层震主,那是中层自身所把握不了的。所以也就让老板时时不放心你。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很多中层领导确实很有才华和能力,但也很容易产生自傲的心理,甚至有时候认为自己的想法比公司的决策还要高明,因此难免对公司的策略有抵制的情绪。但作为企业中层的你是否想过:在某一点上,自己的想法或许确实很高明,但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呢?所站的高度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制定的决策也就完全不一样。而且,企业老板出台任何一项决策,都首先希望得到中层领导的拥护而不是阻力,否则,中层领导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或许你会问,难道作为一位中层领导,就必须完全抹杀自己的个性吗?当然不是,在具体的实施中,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及有个性的操作方式,但是在老板面前,让他放下那颗怀疑的心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