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为一流的中层

不忍受屈辱,怎么能够担负重任?这句话,对于所有中层领导来说,尤为重要。

“忍辱负重”是忍受耻辱劳怨而肩负重任的意思。历史上忍辱负重的事例不少,如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忍受了到吴国当人质作奴仆的屈辱,最后实现了他兴趣灭吴的大计;还有汉代的司马迁,宁可忍受腐刑之辱,终于完成了史家绝唱——《史记》。这些古人,堪称忍辱负重的典范。

为了坚持自己的追求,而忍受一切难以忍受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处在特殊的位置,很多时候,中层领导在工作中常常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老板的责难,同级主管的误会,甚至是员工的抵触和客户的责骂。这时候该怎么办?是抱怨还是一走了之?当然不能。因为这样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或许还会因一时的冲动,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中。中层领导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面对羞辱时,往往需要你学会忍耐。因为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面子,而是如何以此为契机,让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获得快速的提升和飞跃。

忍得一时之辱,最终成就一番大业的例子比比皆是。

日本三井物产的总裁八寻俊邦就是一个典范。1940年,由于八寻俊邦业绩非常突出,总部把三井物产调回来任为神户分店的橡胶课课长。但在他任课长期间,由于橡胶行情大幅下滑,加上他的应变措施出台太慢,给公司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八寻俊邦因此被降为一般职员。其实,业绩下滑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在客观原因造成的,而公司老板将错误完全归咎于八寻俊邦的头上未免有失偏颇,何况他还是有功之臣,但老板还是毫不留情地将他降了职。可能很多中层领导遭遇这样的情况时,会感到莫大的耻辱,甚至对企业失去信心,一走了之另谋高就。但对八寻俊邦来说,受到这样的处罚虽然让他感到既难过又羞辱,对他打击也非常大,但他还是选择了忍耐。他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他告诉自己:以前的光荣都已成为过去,重要的是今后再遇上问题时要懂得如何处理、应变。他在内心不断地鼓励自己:“绝不气馁。”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重新带着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年后,八寻俊邦被分配到石油制品部门,他感到展现自己才华的时机到了,于是开始大展拳脚。很快,他升任为三井物产化学品部门的部长。最终,他成为三井物产的总裁。

从八寻俊邦的经历中,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忍辱并不代表无能,今天的忍辱,是为了明天能够更好地负重。但现在,很多中层领导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经过总结认为,在中层领导中有以下三种人:第一种,一点不能“忍”,一碰就有“气”,谁也说不得,谁也惹不得。显然,这是最差劲的中层。第二种,遇到指责,认真思考,有则改之,再接再厉。即使是别人犯了错,自己也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也许你会说,这种中层领导就是最好的了。但我们并不这样认为。第三种,主动“找气”受。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要主动“找气”受呢?当你处于中层的位置时,相对基层员工来说,就是处在高位上。此时,员工出于对你的敬畏,你听到的指责声会大大减少,同时也减少了你倾听问题的机会,很容易飘飘然而不自知。而优秀的中层领导会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动深入基层,既能看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也能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因此,第三种中层才是一流的中层!

清朝初年的康熙皇帝就是个非常能忍受的人。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明君,在位61年,励精图治,开疆拓土,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众多、经济最富庶、文化最繁荣、国力最强盛的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

康熙的父亲顺治很早就离开了他,他8岁就登基了。顺治在遗诏中特别安排了四个辅政大臣辅佐他:第一个是索尼,但他年纪太大;第二个是苏克萨哈,年纪又太轻;第三个是遏必隆,个性很软弱;第四个是鳌拜,很有能力,但非常专断。

熟悉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鳌拜最后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连康熙都要受他的辖制。康熙14岁开始亲政,那一年,鳌拜要处死苏克萨哈,康熙不愿意,鳌拜与康熙起了争执,居然挥拳相向:“我说杀就杀!他非死不可!”结果,苏克萨哈人头落地。身为皇帝要承受这样的委屈,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康熙的愤恨与痛苦。据说他在花园里面咬牙发誓:“我要干掉这个鳌拜!”他的祖母孝庄太后正好站在他后面,她说道:“放肆!这种话如果让鳌拜听到,还有你当皇帝的份吗?!”康熙低着头,一言不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除掉鳌拜。

康煕亲政后,鳌拜竟图谋废君改朝,康熙被迫拼死相争。16岁那年,康熙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最终智擒鳌拜,肃清政敌。

康熙8岁登基,10岁开始跟鳌拜起正面冲突,一直等到16岁,才终于有机会诛除鳌拜。当年,康熙的年纪还那么小,如果沉不住气,也许会早早被鳌拜废掉,甚至会无声无息地死去,但康熙非常沉稳,面对鳌拜能够委曲求全,等到时机成熟再把他除掉。连皇帝都是要承受委屈的,因此你要学会忍受。

当中层领导面对“辱”时,应该明确以下三点:小不忍则乱大谋,当你的决策和工作能力受到怀疑与不理解时,如果激烈争辩甚至愤然离去,都可能会导致你的理想、价值无法实现。若能忍得一时之气,将眼光放长远,日后必将成就大事。“辱”是你成长中最好的老师,“辱”的另一层含义是我们本身有没做到位的地方。当受到批评甚至辱骂时,优秀的中层领导会立即自我反省,是否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或做事方式不妥。有时,中层领导很难看清自己,而旁观者的眼睛总是能看到你的不足。不妨将此当作自己成长的契机,放下架子,让“辱”引导你改正缺点,迅速成长。也许我们所受的“辱”是不白之冤,但与其生气,不如争气。当遭受误解时,不妨用行动和事实来改变现状。当你做出成绩时,不仅能让企业老板看到你的能力,更能看到你的胸襟与气度。为解决问题去主动找“辱”,是对事业负责的最高体现。

作为中层领导,若能做到以上三点,则必会成为企业老板和员工眼中最值得信任的管理者,也必将成为眼光长远、心怀远大抱负的优秀中层。 BJjJLHmzFvSnpczk0eglaUluCRqslcNuufOOEGfY26SNBGZoh2pKBfX625gGnJ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