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足够的耐心去证明自己

一位成功企业老板如此畅言:“时代在前进,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要不然,博士就会变成硕士,硕士就会变成学士,学士变成什么都不是。”这就说明,要当一个优秀的中层,首先自己先要树立起危机感和紧迫感,只有在危机感和紧迫感督促下,你才会自觉用自己的实力管理好企业交给你的管理任务;你才能把一个企业管理成一流的企业。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中层来管理,他们的管理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他们必须具有卓越的远见、坚定的目标、百倍的自信、超越自我和不断否定自我的勇气。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中层首先自己得先优秀。

一家生产自行车链条的企业,在创业初期依靠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怕苦不怕累,不讲条件,从早到晚拼命干。公司发展迅速,经过几年的发展,员工由原来的四五个人发展到上千人,产值由原来的每月几千元发展到每月上千万元。企业大了,人也多了,但老板明显感觉到,公司中层领导越来越忙,而工作效率越来越低。这时候和老板一起创业的公司中层领导开始讲条件,讲待遇了。

老板开始从外界招聘中层来冲击这支“老”的中层管理队伍,但是这些中层领导无一例外,不是水土不服,就是被排挤出局,到最后只要有新的中层领导被招来,公司里的中层们就赌他是否能创造最短时间离开公司的记录,最终回到老路,重用“功臣”们。加薪后,中层们的热情也很高,工作十分卖力,好像又恢复到往日的日子,但这种好势头不到两个月,又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家公司出现的这种情况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企业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创业初期,每个人都可以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不辞辛劳、不分彼此,甚至加班加点,但是,只要企业一大,大家这种艰苦奋斗、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就没有了。

中层领导不但要保证自己优秀,而且应该是造就卓越企业的领路人,同时还应该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示范者与建设者。因为,企业经营理念的倡导、价值观的确立并使之深入人心,需要中层领导去传播、执行和示范,因此他们的素养如何,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文化优劣与走势。观察那些不成功的企业,我们往往可以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中层领导缺乏文化素养或文化素养不高,这也是导致企业不能有大发展的直接根源。

司马东明曾是某跨国公司的中层领导,但总感觉有种说不出的阻力在阻碍着他,自己的才能没法充分发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某企业老板赵先生,经过多次洽谈后,司马东明被重金聘为这家企业的销售部经理。谁知刚上任三个月,销售代表张峰就被客户投诉贪污返利,审计部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而且返利单上居然有司马东明的签名。这事让赵老板很是光火,于是他亲自到销售部质问司马东明。

“你手下的销售代表贪污客户的返利,这么长时间了,你居然不知道?!”

司马东明辩解道:“我也知道了这件事。按照流程,张峰是把返利单报到我的助理那,她审查并整理好后,再给我签字。我的工作也多,可能当时没看清楚。”

“是没有看清楚那么简单吗?你的工作比我还多?”赵老板怀疑地看着司马东明。

由于司马东明到公司的时间不久,对销售部的关系还没有理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他还得顺着助理的意思签署一些文件。赵老板前去质问的意思,其实并非要处理哪一个人,只是希望不要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了。可司马东明却还在嗫嚅着解释原因:“是我工作的疏忽,回头我会和助理商量改进工作流程,并要求公司处理她,也请处理我。”“处理助理能补回公司的损失吗?这件事应该负全责的是你!”赵老板对司马东明这种模糊的态度很气愤。

司马东明做错了也说错了。在赵老板眼中,司马东明是代表销售部的,只要是销售部出了问题,无论责任是多是少,一定有司马东明的责任。所以一旦出了状况,司马东明要首先认错,而不是一味推脱,更不能拿小小的助理垫背,这种缺乏责任心的举动只会让老板愤怒:公司的经理都不愿意承担责任,怎么能管理员工呢?员工怎么能服从呢?

老板知道出了问题,惩罚当事人不是唯一办法,关键是不让问题发生。有人主动承担责任了,大家才好尽快静下心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人人自危,怎么有心思想解决的办法呢?反过来,一旦中层领导把责任扛下来了,下属就可能和中层一起想出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才可能跳出来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因为这时比较“安全”,不会一个人“死”。

所以无论从老板的角度,还是从下属的角度,中层领导都要首先跳出来承担责任。而承担了责任的中层会得到老板的看重,也得到下属的拥戴,这样反而更“安全”。所以,当听到司马东明不但不敢承认错误,还在抱怨助理办事不力时,老板当然要火冒三丈了。

赵老板说道:“本来我过来,是来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因,并不是要处理你的。不过现在得考虑一下你的能力问题了。”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流的中层管理出来的,而成功的管理需要有一流的中层来主持。因此,一流的中层就是一流的“管家”。一位企业管理学家在描述成功的企业中层时这样说:“他们奋不顾身地冲向广阔的经济战场,开辟出一片又一片创新的领域;他们具有青年人的好奇心、发明者的创造欲、初恋者的新鲜感、神经质般的敏感性以及建设者和破坏者兼备的变革意识。而作为一流的中层,他们同时还必须具备非凡的领导才能和优秀的文化素养。”

当然,这种才能和素养并不是每一个中层领导都有的。不管你加盟的是哪种类型的企业,也不管你当的是何种级别的中层,首先必须解决的是适应该企业文化的问题。其实有没有权力只是表象,甚至业绩和能力的证明也不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东西在于中层能不能融入这个企业的文化之中,能不能尽快适合这块“土壤”。如果你呆在企业一段时间后仍对这个企业的文化一知半解,你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中层。

作为企业的中层领导,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和等待企业老板的认可,千万不能太心急,因为事实上不存在理想的环境。如果用理想化去主导行为,到任何企业都会碰壁。你会发现“这个企业跟自己想像当中的不一样。我过来是做总经理,所有的财权、人权都应该交给我。”即使这些期待终会实现,但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毕竟,我们的万里长城不是一日建成的。 QFLVcHHmC+ZhMdcv3EJ7otGtV039u06UMyx6FRcKZPpJT8i43tNIqkKa0/OtobQ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