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考前感冒为哪般

众所周知,感冒无外乎是由流感病毒感染、伤风、着凉、淋雨或从空调室里出来温差太大等原因引起的。然而,紧张的情绪也会引起感冒,这一点恐怕是鲜为人知的。

典型案例

小林是一位大四学生,从二年级起,几乎每次期末考试,就会得“感冒”,其症状有:头昏头痛、失眠、冒冷汗、胸闷、吃不下饭、四肢乏力等等,吃药也不见效。有几次因实难坚持参加考试而请假,等到第二学期补考。可一旦考试阶段结束,他的病便奇迹般地不治而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心灵解析

小林为何常在考试前患“感冒”呢?医生说,小林得的是一种心理疾病——考试焦虑症。其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他是一个生性忧郁、敏感的人,经受不起较强烈的刺激。

第二,专业不对口。他自幼酷爱文学、立志从事文学工作。但偏偏没有录取在中文系,转系又没有成功,因而产生了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挫折感。这两者是他得考试焦虑症的心理背景。

第三,由于对所学课程毫无兴趣,平时热衷于搞文学,考试时临时抱佛脚,因此每学期都有不及格课程。这些连续的挫折损伤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终形成对考试的焦虑反应——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严重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在生理上出现上述症状。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会削弱机体抵抗病菌侵袭的能力,使人易于罹患感冒,形成所谓感冒体质。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许多在校学生,每当中考、高考时,就会罹患感冒。

过于紧张经不住感冒病毒打击

英国的科学家对394名志愿者进行心理试验,测定每个人的紧张状态程度,然后与外界隔离9天,第10天由研究人员把含感冒病毒的液体滴入受试者的鼻孔里。结果发现,心情紧张者感冒的发病率达47%,反之发病率只有27%。这说明精神紧张能降低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所以经不住感冒病毒的打击。

考前感冒是一种无意识动机

想要逃避考试,以避免挫折带来的痛苦,而生病是最好的托词,因为它能使人推卸一切责任又心安理得,并能获得他人的同情。但由于这种动机是无意识的,所以当事人一般不会承认,而考试结束放假时,由于目的已达到,这种动机已满足,“感冒”也就烟消云散了。

专家建议

考前感冒是由于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杂情绪降低了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所致,所以,我们只要根据其产生原因和机制进行防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减轻压力,放下包袱

有效的降低考试压力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首要措施。所以,要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重视学习过程而不要太计较考试结果,养成将考试当作业,作业当考试的习惯。

2.端正动机,改变认知

考试焦虑是考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歪曲,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因此,要改变对考试和考试焦虑之间关系的错误认知,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是造成压力的关键,要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放下包袱,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3.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因此,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

4.学会放松

考试焦虑患者缺乏在特定情景下控制自己的能力,因而有必要帮助他们进行这方面的行为再造。使他们在紧张时能够运用意念控制、调整呼吸等多种方法松弛躯体,转移注意力,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以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目的。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放松训练更为有效。

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通过上述措施是能够好转的。对少数严重者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或配合药物治疗,有的要进行长期训练。由于考试焦虑发生率很高,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和树立正确的应试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提示

考前感冒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属于防御机制,其作用在于保护自我免受痛苦,但它是一种消极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积极的方法应该是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同时还应该踊跃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以坦然自信而又准备充分的态度迎接考试。 NzCRgOhRJ1kkCxLbMzwnPtaf0rqkTUHNVD+n4AyD5XqNE1P54DjlieBc9ons3pm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