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太爱自己也是病

揽镜自照,你是否常常会觉得镜中的自己才是最美丽的那一个?抚胸自问,你是否常常会觉得自己才是卓尔不群、才华出众的那一位?面对别人对你的批评,你是否认为这只是别人嫉妒你的结果?如果是这样,那你就患上了一种叫做“自恋”的病了。

典型案例

小李高中成绩非常好,高考以后,他抱定“非清华不上”的心态,在高考志愿填报表的各个志愿栏都写上“清华大学”,还写上几个大大的“不服从分配”。交到老师那里后,老师有些担心,劝他合理利用各个志愿栏,他说:“我一定能考上,要是考不上清华,我就复读一年,反正我是非清华不上!”一些正巧在那里的老师听了,有的夸这孩子学习真好,有的投去怀疑的目光,还有的说:“你就生在浙江,要不,也报一个咱浙江的名牌大学,兜着底,不比你这么报好。”但小李最终也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还觉得这是别人嫉妒他的才能,仍然照自己的想法报了,小李的父亲也支持他这么报。分数线一下来,他离清华分数线只差一分。小李垂头丧气的选择了复读。

心灵解析

在英语中自恋这个词——Narcissism,直译成汉语是水仙花。这来自一个美丽的古西腊神话:一位英俊的少年叫纳喀索斯。一天,他于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便一见倾心,再无心恋及他人他事,在水边依依不忍离去,终于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心理学家借用这个词,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

小李由于平时学习好,他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谁都比不过他。这种“我最优秀,谁也比不上我”的心理,正是一种自恋的表现。

自恋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难于理解别人的感受,也难于接受别人好心的建议。他们有一个“无限膨胀的自体”,自我表象像大象一样,很大。但这样的人,往往也会有自我表象变成一只小老鼠的情况,小李到最后“垂头丧气的选择了复读”,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承受失败,成功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更加伟大,而失败会使他们觉得自己一钱不值。

自恋是人性的基本特性

自恋是人性的基本特性之一。在心理学上,我们可以把自恋分成一般性的自恋和病态的自恋。一般性自恋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自恋的情形。很多人在橱窗、车窗、电梯里,甚至在写字楼的玻璃门前,认真端详自己,其实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自恋。

一般性的自恋不一定总是坏事。像艺术家、政治家的某种程度上的自恋,有时候不仅不是问题,反而可以增加他们的个人魅力。但适度很重要。自恋是人格的菜肴中的盐,少了则寡淡无味,多了便难以入口。

自恋的人格特征

1.认定自身的优越

自恋型人格最主要的特征是:认定自身的优越,有种特权者的感觉,坚信自己值得别人无条件的爱和帮助,以获得一切为理所当然。缺乏共情能力,无欲望去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2.受到挫败则倍感抑郁和绝望

如果他们受到挫败,没能及时实现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就会倍感抑郁和绝望。

3.早期条件优越

自恋型的人,常常是些从小家境宽裕,受到宠爱和羡慕的孩子,具有超乎常人的天赋、智商或者漂亮的外貌。

自恋型人格的表现

男人的自恋和女人的自恋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男性自恋者常表现为习惯自恋和思维自恋,如喜欢我行我素、固执己见。而女性自恋者更多的表现为情感自恋和仪表自恋。

一般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机制,但是,过分自我维护和关注就有可能是一种精神障碍,临床上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对自恋型人格的诊断目前尚无一致的标准。其常见的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种:

1.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过分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能,希望受到别人的关注。

2.常常沉湎于无限的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的人们所了解或共事。

4.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5.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情心,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一般认为只要具备上面的5项,便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应该是从童年起到目前一贯的表现,而非暂时、短期的行为。

有专家对那些自恋狂人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其内心深处,常有深藏的自卑和自责心理。他们虽然表现出自命清高、超凡脱俗,但对别人的只言片语都极为在乎,而且,一旦被人击中“痛点”就会怒不可遏、暴跳如雷。往往,他们只是用自尊、自傲来构筑一堵自我防御的围墙,而这堵墙实际上并不牢固,一旦有外力作用,就会摇晃甚至坍塌。因此,自恋症患者总会时时出现各种情绪困扰,如抑郁、烦恼等,并可能有失眠、头痛、汗多等生理症状。

专家建议

自恋是人类无法避免的一种心理,这很正常。人人都应该爱自己,但是爱得过了火就危险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这个度呢?

1.我们要给自恋一个健康的基础

好的自恋来源于自信而不是自大。源于自信的自恋,处处都会闪现美丽的神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动力,而过于自大的自恋则会引起周围人的不满甚至憎恶。

2.要消除自我中心观

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幼儿时期。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自己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婴幼儿期的成份。例如:

(1)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

(2)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

(3)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

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时常告诫自己:

(1)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2)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还可以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你的监督者,一旦你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你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3.学会爱别人

我们既要爱自己,也要学会爱别人。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你的帮助时。当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份问候,病人会真诚地感激你;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只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你便不会陷入到自恋型人格障碍中去。

健康提示

人不能没有自信,自信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而自信过了头变成了自大则是自恋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适当的自我肯定和关注能维护个体的自尊,使个体获得自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心的和谐和健康。但是,如果过度自恋便会使人总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解释世界,并盲目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自己,既不盲目自信,也不盲目悲观。 7Id9QcOX2jnrvARxHIo7xxsXHxG1wg5H108h2NayTvCUqkHNF1Zh/ryg9g4uVlM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