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十八、少奇故居(中)

内容提要:

少奇同志紧跟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中都有重大贡献。只不过在怎样搞建设方面?他是国家主席,思想和责任更贴近实际一些。因此在左倾祸害盛行的年代,少奇同志付出非凡的代价。

早在 1938年 9月 29日~1938年 11月 6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举行。由于共产国际支持毛泽东!也由于 1938 年 6 月至 10 月,武汉大会战结束。中国军队以伤亡 40 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 20 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另一方面王明试图凭借武汉,站在国统区借用蒋介石的力量,领导整个中共的企图也破灭。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王明先左后右的机会主义被限制,为进一步克服提供可能。

1938 年 11 月,少奇同志任中共中原局书记,随后组织八路军、新四军的力量深入华中敌后。1940 年,刘少奇参与新四军在安徽、湖南、江苏一线部署工作。着手克服王明机会主义的错误,壮大和发展新四军。1941 年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同时由于王明路线的影响,新四军蒙受惨重损失。刘在这危难之时,出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同继任军长的陈毅等人一起,扭转了新四军的困难处境。纵横江淮恢复和发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扩建了华中抗日根据。皖南事变标志王明路线彻底破产!为延安整风端正党的马列主义思想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抗战前期刘少奇先在北方,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他巩固和发展了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成果。八路军蓬勃发展,山西新军组成,华北抗日根据地创建,少奇同志是主要的领导者。他先后又担任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让“皖南事变”后的新四军重新顶天立地。他组织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出色完成党交付的发展华中的重任。刘少奇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开展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在华北、华中、中原三大战略区都曾经独当一面。

1942 年 12 月 2 日,刘少奇返回延安,次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5 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明确写入党章,刘当选为 5 大书记之一。同年抗日战争结束,在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在延安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他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指示东北我军采取“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策略。他全局指挥得当,尤其是对东北的处置,好比一箭定江山!

在此期间刘少奇同时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变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为把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实现“耕者有其田”。他以很大精力参与领导党的土地改革运动,指引亿万农民翻身解放,彻底摆脱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的剥削压迫。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力量和群众基础。最典型是淮海战役,以山东为主,华中、华东几个省的群众,500 多万人支援解放军作战。群众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

战场上誓言“保田保地”的钢铁战士们,是任何敌人都不可战胜的!以辽沈战役中塔山阻击战为例,中共军队以 4 万人挡住 10 万国民党军的狼虎之师。据《半夜鸡叫》作者高玉宝,在中央台电视节目中讲。他所在部队某连队上火线之前,开饭的时候,指导员对战士们喊话:同志们这是我们最后一顿饭!接下来的事实是一场血战后,全连只有两名战士生还。中共有这样的军人,国民党兵能够打得过去么?某种意义上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再版的农民战争,土地改革为其中决定性的力量。

1947 年 3 月国民党军攻占延安,中央书记处 5 大书记分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指挥打仗,刘少奇和朱德搞土改。受毛泽东同志委托,刘少奇同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构成,和发展道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比较完整的设想。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绘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蓝图,作了重要理论准备。他领导建立华北人民政府,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的作用重大,特殊时期对他这方面的攻击甚多,经过这段历史的人应该记得有这样一些。

1981 年笔者工作在灌县县委办公室调研科,当时全县 1980 年试点包产到户,这年即实行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人民公社改称乡镇,大队、生产队改称村组。1982 年全国实行的大包干。实际上就是少奇同志 1959 年,提出“三自一包”(自由市场、自留地、自负盈亏、包产到户)的翻版。此外少奇同志还主张“四大自由”(自由租地、自由贷款、自由雇工、自由贸易),现在看应该为市场经济的思想先导。

特殊时期,还有当知青时我的亲身经历,有人把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拿出来说是要批判。但研究了一阵子之后都说不好批判,最多是不搞社会主义集体。改革开放后的实践证明,在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应该适当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世界第二的经济实体由此形成。

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等人,被打成右倾反党集团。刘少奇还要试图起草反对左倾的文件,主观上想左右一齐反对。可惜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反左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在 60 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他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呼声。深切关注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坚决支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并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1962 年“七千人大会”上,他直呼三年困难时期,有的地方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1959 年中期,刘少奇主张在农村搞“三自一包”“四大自由”。这对帮助广大群众度过 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网络上曾经有任过四川省委书记廖志高的文章,还有当过成都市委书记米建书的文章。他们都认为 1961 年初,给农民划自留地迟了。20 年后,1982 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开始实行包产到户。1962 年“小四清”,和 1964 年“大四清”,刘少奇都想把矛盾限制在具体问题上。如“四清与四不清”“党内外矛盾交叉”,避免把矛头对准广大干部。特殊时期开始,少奇同志曾经想;以自己辞职的方式,让广大干部不受冲击。

……

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党的建设等领域,都作出许多理论建树。他留下数百万字的著作,深入总结和提炼我们党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经验。少奇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在刘少奇同志的理论贡献中尤为突出的是,关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刘少奇同志十分重视党的建设,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他的宗旨是:“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政府,必须取得绝大多数人的拥护、赞成,才能巩固。”“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修养》中还说:真正的共产党人,要经得起组织和同志的长期误会……。刘少奇这样说也这样做,应该是他想到了,党和人民有为他平反的一天!因为“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少奇同志的文献资料,其中主要部分汇集成《刘少奇选集》上下卷。

中国人民银行第四套人民币 100 纸币(1980 年版与 1990 年版)上,刘少奇成为纸币正面四人浮雕像之一。其余三位分别为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

2008 年,中国召开纪念刘少奇诞辰 110 周年的活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讲话上,评价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网络载:刘少奇很爱读书,幼年时代在宁乡老家炭子冲就有“刘九书柜”的雅号。据王光美回忆,刘少奇读书有个特点,就是认真、过细、喜欢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凡是他读过的书,有眉批、尾批、圈圈点点,重要的地方还夹上小纸条,以备日后查看。现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里,收藏和陈列着王光美于 1992 年,捐赠的刘少奇生前的万册藏书。藏书中以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较多,包括马列与毛泽东著作,法律、军事、外交、宗教、历史、伦理道德、文学艺术以及少量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其中有不少古典线装本和俄、日、英等国文字的版本。还有 10 多种反映一些国家,和我国少数民族历史风情的图册原本。这些珍品是他留给三湘故土的一片深情和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王光美捐赠这些书时,一再叮嘱要珍藏好、使用好。 FQk0LAfG3wmoGLM4aCmjLx5G7Yde9BQ0jBqfciYwpzmNHTtgI8BFNfLpbpG+tmf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