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2章善缘庵

回到王记车马大店,王鞭杆就把情况向大掌柜作了汇报。

“我亲眼看着那两个人过了黄河。”

王明泰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只要他们过了河就行了。”

一大把白花花的银元已经很轻松地落进了他的腰包。

整整十六块。

怪不得一大早就听见喜鹊在屋檐下叫个不停。

王明泰觉得今天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一大早就有人主动送银子。

但愿天天如此。

这时,一个很时髦的年轻女子昂首走进了大门。

这女子穿戴打扮的很洋气。

高腰皮靴将纤细的身材衬托的亭亭玉立鸟袅娜娜。

一看就知道是从大城市来的。

野麻滩没有这样出类拔萃的人物。

女子走到王明泰跟前,很亲切地叫了一声。

“大哥。”

王明泰一愣,很快就认了出来。

“唉吆吆,原来是岚岚。”

女子扑哧一声弯腰笑了起来。

她就是王冯氏最小的女儿也是王明泰最小的妹妹王明岚。

“大哥你认不出我了?”

“岚岚你今年过完年就走了,快一年没有回家了。”

“今年事情多,顾不上回家。”

“你来晚了几天,不然,就会见到你二哥。”

“二哥也回来了?”

“明安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前天才回兰州。”

王明岚遗憾地叹了一口气。

“我有一年多没有见过二哥了。”

王家四兄妹上一次碰面,还是在去年四月份父亲王维忠的丧事上。

“岚岚你一个人咋回来的?”

“昨天从西安到了兰州,今天一大早又到了西靖县城。”

“赵家码头的那些士兵没有为难你吧?”

王明泰知道,骑兵团的那些士兵非常野蛮。

他担心妹妹的安全。

王明岚哼了一声。

“他们还没有那个胆量。”

说完,又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王明泰笑着说:“岚岚你自小胆子就很大。”

“大哥,妈呢?”

“在后院。”

前几天,为了曹玉芳的事儿,娘俩当场闹起了冲突。

他肚子里至今还憋着一口气。

王明岚说:“我到后院看妈去了。”

“嗯嗯。”

见到小女儿的一瞬间,王冯氏高兴的哭了起来。

一把将王明岚揽进怀里。

“岚岚你可回来了。”

“回来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王明岚的眼圈也红了。

娘俩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哭完后,王明岚拿出从西安带来的食品。

“妈,你看我给你带了啥好吃的?”

“岚岚你回来妈就高兴。”

王明岚递给母亲一块饼子。

“这是西安有名的千层油酥饼,妈,你快尝一口。”

王冯氏接过饼子,笑着吃了起来。

王明岚笑了起来。

娘俩又忍不住说起了话。

这个时候,王冯氏才知道,小女儿大学毕业后当了记者。

“岚岚,你说的记者是多大的官?”

“记者不是官。”

“那记者是干啥的?”

王明岚想了想,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记者”。

“记者就是写文章的。”

王冯氏似乎明白了。

她觉得自己的小女儿会写文章就很了不起了。

“我的岚岚会写文章了。”

王明岚又一次大笑了起来。

今年大学毕业后,她在《西北新闻》周刊社当了一名记者。

当晚,娘俩就睡在了一个被窝里。

叽叽咕咕地说了大半夜的话。

次日天刚刚麻麻亮,王冯氏就起床开始做经课。

她做的非常虔诚。

唯有诚心供奉道家祖师爷,才能够得到福报。

这是善缘庵的如玉道姑叮嘱的。

心诚则灵,长生不灭。

等王明岚起床的时候,母亲的经课已经做完了。

“岚岚,今天妈要去善缘庵一趟。”

“哦。”

“今天是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

王明岚忽地想起了死去的父亲。

天气冷了,该给父亲送去过冬御寒的棉衣。

“妈,我也想去。”

“那就一起去。”

每月的初一十五,善缘庵都举行大型的讲经活动。

王冯氏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

她是一个有慧根的人。

这是若玉的说法。

说这句话的时候,若玉神色严肃,一副很真诚的样子。

今天的阳光很明亮很暖和。

尽管刮着一丝冷风。

一路上,去善缘庵烧香的中老年女人很多。

大多数是王冯氏这个年纪的。

王明岚鹤立鸡群与众不同,显得非常独特。

善缘庵位于县城东门外。

人们把这一片地方统称为东关。

几十级青石台阶直通山门。

青砖门楼古朴庄重,四角高高翘起,脊背两端坐着几头瑞兽。

两扇朱门有些斑驳。

门前右侧伫立着一块青石碑。

碑文虽然已经风化,但上面的字迹依稀可以辨识。

王明岚很感兴趣地辨认了起来。

她看的很仔细。

过了很大一会儿工夫,才看清楚修建时间。

善缘庵建于大清康熙二十九年。

也就是1690年。

王明岚默默一算,距离现在已经有246年的历史了。

当下,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叹。

她紧跟着母亲走进了山门。

一个容貌清秀脱俗的年轻道姑很敏捷地迎了上来。

王冯氏很恭敬地叫了一声。

“若玉师傅。”

王明岚也跟着叫了一声“师傅。”

在来善缘庵的路上,母亲已经向她说过这位若玉道姑了。

“她是我的小女儿王明岚。”

若玉冲王明岚笑了笑。

王明岚也冲若玉笑了笑。

一刹那之间。

两人不约而同地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若玉说:“施主,请到禅房说话。”

语气很轻盈。

跟她走路的姿态一样。

她的禅房在三清大殿的右侧。

可是,她却把王冯氏母女领进了左侧的屋子里。

室内放着火盆。

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王明岚见一个跟母亲年龄相仿的老道姑端坐在床上。

脸上流露出一股沧桑。

若玉做了介绍。

“这是我师傅枯叶道长。”

“这位就是野麻滩王记车马大店的王老太太。”

王冯氏稽手叫了一声“师傅”。

王明岚觉得枯叶这个法号很有意思。

枯叶枯叶,枯枝败叶,洋溢着一股腐朽的气息。

不像若玉的法号那般冰清玉洁。

她想笑又不敢笑。

枯叶端详了王冯氏一会儿,轻声说了两个字。

“请坐。”

王冯氏很顺从地坐在了凳子上。

若玉又向她介绍了王明岚。

枯叶说:“大家闺秀。”

王明岚笑了笑,坐在母亲的身边。

若玉端来两杯清茶,静静地肃立在炕头前。

枯叶说:“若玉经常给我说,施主是一个好人。”

王冯氏心里很感动。 g/bMHqQtXOYoL+DIYwfBJuKzcwqXZ9yXb7GtkJo1n4xUdX22ddEvZqp0R4U4Se0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