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阳城庙会与走兽的关系

正如许多非遗项目的诞生与庙会祭祀活动息息相关,高跷走兽也不例外。高跷走兽起源于阳城村的火神庙庙会。每逢庙会,方圆数十里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该村,庙会的社火巡游队伍有数里之遥,炮声隆隆,锣鼓震天,气势宏伟。稷山的火神庙庙会和高跷走兽闻名四方。

神奇的火神庙传说

火神庙,位于北阳城村东南沟沿处,庙里供有火灵圣母神像。火灵圣母又被称为“火神娘娘”,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里的女性神话人物,法力高强,能驾驭三千火龙兵,三昧火势不可挡。后被广成子的“番天印”砸死,死后入封神榜,被封为“火府星君”。据火神庙正殿梁脊板题记载,该庙创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原布局已毁,现仅存正殿,占地面积38.4平方米。正殿坐南朝北,通高9.5米,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二椽,单檐硬山顶,灰筒瓦覆盖。殿内后檐墙及两面山墙上彩绘精美壁画,内容是祥龙、屏风和火灵圣母巡幸图,约26.2平方米。正殿北侧为1999年村民新建的三间献殿,献殿中立着四根石柱,柱上刻有对联“位正南天开景运,德符中女普慈心”,字迹苍劲有力。柱下的方形石礅上雕刻着精美图案。

火神庙正北50米处有一座坐北朝南的戏台,戏台前面有两根雕刻着精美花纹的青石柱子,上书对联一副:“火德常昭,舒宣万物同坤母;文明有象,平秩南讹耀帝图。”

2006年8月,火神庙被稷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庙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远近闻名。阳城村旧时庙宇很多,据说有寺院两座,即福圆寺和佛洞;庙宇八座,即火神庙、关帝庙、后稷庙、观音庙、白衣庙、龙王庙、财神庙、魁星阁。这些寺院庙宇中,唯独火神庙香火最为旺盛,名气也最为久远。当地老百姓对火神娘娘的崇拜由来已久,认为她能为人们消灾解厄,遇难成祥。当地流传着许多有关火神娘娘的美丽传说。

戏班衣箱着火。每逢闰年正月二十九阳城村庙会时,总要请上一班戏助兴热闹几天。有一年,阳城村庙会理事与曲沃县的曹福海戏班订好戏约,定于正月二十六至三十日在阳城村唱五天戏,给戏班的报酬是四石五斗麦子。到演出前两天,有其他村找到曹福海戏班,让二十六日先给他们村演戏,并愿意出五石麦子的酬劳。班主动心了,但碍于已经和阳城村签了戏约,没有立即答应。二十六日赶场路上,车到三岔路口,班主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给出价高的村子演出,命令掉转马车不去阳城村了。掉过头走了没一会儿,戏班伙计忽然发现戏箱里冒出浓烟,急忙大喊:“戏箱着火啦!”众人赶紧打开戏箱,只见冒烟却找不到火苗。班主是个有经验的人,心想,久闻阳城村“火神娘娘”灵验,是不是我们违背戏约,“火神娘娘”显灵警告啦?于是马上又命令掉转车头向阳城村赶去,渐渐地浓烟散去。戏班到阳城火神庙一看,放在戏箱最底层的黄袍底襟边上,只烧了枣核大小的一个洞,并不影响黄袍使用。班主忙向火神娘娘磕头认罪,表示以后一定诚信做人做事。此事在稷山县一带流传很广。

北阳城村的火神庙

显灵烧身。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一队国民党士兵驻扎在阳城村一家院子里。一天,两个士兵闲来无事在火神庙里转悠,把人们敬献给火神娘娘的“红布软匾”撕下几块。到晚上,这两个士兵都梦见烈火烧身,并有女子厉声斥责他们不敬神灵。这两人从梦中惊醒后,感觉浑身上下火烧火燎,疼痛难忍,不由得大喊大叫。他们的喊声吵醒了全院人。房东了解情况后忙说,你们这是惹怒了火神娘娘,火神娘娘在惩罚你们,快去赔礼道歉求得原谅!两人急忙来到火神庙,向火神娘娘磕头赔礼道歉,一会儿工夫,疼痛就消失了。从此以后,国民党士兵再也不敢到庙里胡闹了。

有关火神娘娘显灵的故事,在当地流传的还有很多。比如某村某家因不肯借给庙会服装,结果晚上烧炕时着火了;为了庙会表演而学踩高跷,如果摔伤,到火神庙里磕个头就不痛了,伤也好了;等等。传说故事很多,阳城村里老年人一提起此事,都说得有鼻子有眼,头头是道。一代代阳城人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精神文化遗产,是阳城村人的集体文化记忆。虽是传说,但表明了一个朴素道理,就是教育人们要诚实、善良、厚道,乐于助人,这也是假托娘娘灵验来劝化、教化人的,增强了对火神信仰的认同感。事实上,这种教育是很有成效的,每逢闰年的正月二十九,阳城村上庙闹社火时,需要筹借的物品很多,办事人员不管到哪个村、哪一户人家去借,只要一提是给火神庙庙会用,都热情接待,要啥给啥,绝无二话。

传说火神庙的火灵圣母娘娘十分灵验,有求必应。庙建成后,方圆百里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商业兴隆,人们安居乐业,纷纷感恩于火神庙神灵庇佑,平日里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为火神娘娘供奉的香火很是旺盛。逢年过节更要为她举行专门的祭祀活动。久而久之,约定俗成,议定在传说中的火灵圣母生日那天,即闰年正月二十九日,都要在阳城村火神庙举办盛大的上庙祭祀活动,由南北阳城合社群众共同参与。

庙会活动定在闰年农历正月二十九日。除了传说这一天是火灵圣母的生日外,还有一个节气原因。一般闰年节令来得比较迟,这时节地里的农活不多,村民比较空闲,天气也温和晴朗。群众在冬去春来、春和景明之时,祭祀神灵、禳福消灾,祛除病痛,尽情娱乐,尽情欢笑,同时也祈求当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火神庙内的火神娘娘塑像

庙会社火表演活动

火神庙祭祀活动,是阳城村民相沿几百年、最为隆重的庙会社火活动。过去在晋南乃至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一带都享有盛誉,曾有民谚:“清河的火,阳城的庙。”因火神庙在阳城村,周边村庄也称之为“阳城庙会”。

上庙时,远在北京、太原、介休、平遥以及河南、陕西等外地的商贾商号都前来祭祀,当地民众更是络绎不绝,骑马的、坐轿的、乘车的、推车的、步行的,或看庙会、做买卖的,都从四面八方像流水一般涌向阳城。庙会的人多时可达十万之众。听村里老年人讲,庙会的前几天,村里十几家客店就已满员,就连周边的杨赵村以及新绛县的阳王等地都住满了外地商贾和看客。阳城村在正月二十七八日就人头攒动,到处是做买卖的商贩。到了正月二十九,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当地传闻,有一年二十九清早,阳城沟里两面坡上因上庙车马太多,拥挤在一起,行走十分缓慢。十点多庙会社火游行已开始了,沟下边的马车还是挤在一起上不来。介休一位商人直到晚上才赶到阳城村,没能看到庙会的盛况,这位客商懊悔地说:“下一次阳城闹社火时,我正月初一就动身!”

一些商贾大户捐物捐银襄助庙会。庙内现存有河南一商号捐赠的一幅书写着“神聽和平”的红缎横标,还有北京商号捐赠的八盏玻璃五彩宫灯和两副玻璃五彩对联。上庙期间,庙内所挂红绸软匾不计其数。

阳城庙会是阳城村全体村民都参与的一项大型活动,村民们极为重视,每逢闰年腊月就开始筹备。排节目、敲锣鼓、练抬阁、绘走兽、踩高跷、做道具、借服装,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准备工作热火朝天。

历时近两个月的准备,正月二十九庙会当日,各巷以锣声为号,庙会主事在约莫凌晨四五点时便开始敲锣,共敲三遍:第一遍是起床号令;第二遍是吃早饭号令;第三遍是召集游行队伍集合号令。在第二遍锣敲响之后,就开始神马开道,一名年轻英俊小伙子装扮成马童模样,骑上选好的彪悍红马,身背串铃,披红挂彩,沿预定路线骑马行进,完成开道使命。一般神马要转五六圈才回村来。神马开道,一为讨彩头、图吉利,二为观看庙会的群众提前告知表演路线,三是预报庙会社火即将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

火神庙保存的清光绪年间河南某商号捐赠的条幅

规模盛大的阳城庙会

表演次序。社火队伍以巷为单位,集中把牛马车套好、鼓锣备好、高跷绑好、服装穿好,各色准备停当,在巷口等候主事安排次序。北阳城村有个约定俗成的行进次序,西巷为先,接着是东巷、南巷。因为火神庙在南巷,南巷就是“主家”,其他巷子就是“客”,出于礼节,西巷、东巷节目就在前面,南巷在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高跷走兽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铁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成林给笔者生动描述了庙会社火活动的队伍次序及壮观场面:

西巷为北阳城庙会表演大军的排头军。三个剽悍的小伙子扛着二丈开外的头牌旗打头阵,头牌旗之后是七头大犍牛拉着的鼓车,这是为祭神准备的鼓车,上面有一面大鼓、一面锣,一个鼓手和一个击锣者威风凛凛地站在鼓车上。后面紧跟多辆骡子鼓车,每辆鼓车上都有两面大鼓,敲鼓者人数较多。之后是二十多人组成的旗队。旗队之后紧跟锣鼓、抬阁。西巷表演之后是东巷的骡子车、旗队、锣鼓队、九凤呈祥高跷队、鳌走兽、花鼓队、麒麟走兽、花鼓队、唢呐班、抬阁表演队。接着是南巷的骡子车、旗队、锣鼓队、两个人三条腿(也叫和合二仙)、背婆、独角兽走兽、花鼓、唢呐班、四抬轿、貅狼走兽、花鼓、八抬(也叫穿心官)、各种抬阁、自行车等。

北阳城村的表演队伍浩浩荡荡出西门来到南阳城村。南阳城的表演队便开始准备,北阳城的高跷走兽艺人则解下行头,在一棵大槐树下边吃饭边休息。在吃饭期间,锣鼓队要摆开架势,在南阳城的村中央敲一场文锣鼓。一小时左右,南阳城的表演队伍准备停当。因为庙会活动是北阳城村主办,北阳城村的主事便礼让一番,让南阳城的表演队伍走在最前面。队伍顺序是头牌旗、牛车、骡车、四个人五条腿、梅花鹿走兽、花鼓、申公豹单高跷、黑狸虎走兽、花鼓、貘走兽、花鼓、抬阁。北阳城的队伍按照前述顺序依次排开紧跟其后。南北阳城队伍会合之后,出南阳城,边表演边前进,最后到达北阳城村火神庙结束。

北阳城村、南阳城村各巷为社火表演互相竞争,除了想方设法让各自的传统节目增色外,也会或多或少从外村甚至外地请来一些比较有名的节目助兴,这更让庙会活动增色不少。

庙会巡游队伍路线以前只在北阳城村、南阳城村主要道路之间,约有一里路。后来因为人太多,发生过挤伤人事件,就另改游行路线,先从北阳城村开始,以各自巷口为起点,西巷、东巷、南巷依次排开,出西门往南向南阳城村行进,到南阳城村与南阳城的表演队伍会合后,浩浩荡荡的社火巡游队伍出南阳城村向西行进一段路程,再折向西北,至清河路岔口折向东,进入北阳城村,顺着北阳城村大路到达火神庙门前,巡游才算结束,前后巡游队伍有5里之遥。虽然高跷走兽在精彩纷呈的庙会社火中只占一小部分,但却是最大的“亮点”,堪称一绝。

此外,为了在正月二十九日庙会社火正式表演时不出任何差错,北、南阳城村要在正月二十七日试演一次,各在各村表演,让大家提出意见或者好建议,以便改进,确保正式表演时万无一失,更加出彩。 mH9+rzScI84jMpHIjaYMsAitA+AKrApmSSe0kYNCbSMtHS4xMRlBTsbuzSWeM04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