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工作啊,廖叔?”
陈小溪一听,眼前瞬间就是一亮。
她性子天生要强,早都想帮着母亲分担一下生活上的压力,现在听到可以打工赚钱,当即就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村西边不是有一个国营理发铺嘛,那里在招学徒,我走了关系,将这个名额给拿到了。”
“这个岗位挺不错的,既不累,还不用风吹雨淋,虽然你现在去只能干学徒,但是转正之后有编制,能领养老金。”
廖叔非常爽朗的说道。
“做剃头匠嘛,这个岗位确实挺不错的,那工资呢?”
陈小溪就像是一个财迷一样,立即开口询问了起来。
“学徒一个月10块,转正能达到42块。”
廖叔揉了揉鼻子,缓缓的说道。
在这个年代,普通岗位的工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加班费和绩效工资,干多干少都差不多。
“行吧,那我明天就去上班……”
陈小溪思虑了一下,最后还是有些勉强的答应了下来。
其实,她还是觉得这学徒工资开的有点低,但是转念一想,现在家里正缺钱用,那还是别挑肥拣瘦了。
“那就这么定了。”
“对了,大山,你先别着急,等我再找找关系,也给你找一个轻松一些的岗位,到时候你和你姐一起上班赚钱,这日子不就好起来了吗?”
廖叔开口说道,为了帮助陈大山一家,他真是既费心又费力。
“算了吧,廖叔,就不麻烦你了,我不想上班,现在上山打猎,下水抓鱼也挺好。”
陈大山也知道廖叔肯定是出于好意,但他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护林员了,不需要再找工作了。
“廖叔,我弟弟很会打鱼的,赚钱比上班快多了,你看我们今天晚上吃的哲罗鲑,这就是我弟弟打上来的,您快来尝尝。”
陈小溪立即给廖叔端过去了一碗鱼汤,这两天都充满了对弟弟的肯定。
“是吗?想不到大山还有这种本事。”
“连哲罗鲑这种难搞的鱼都能打上来,看来真有赶山的天赋。”
“鱼,我就不吃了,天色也不早了,我就先走了,以后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找我就好,千万不用客气。”
廖叔看了一眼手表,于是就简单的说了几句,就起身告辞了。
母亲急忙叫陈大山姐弟出门相送,内心里却感激的无以复加。
廖叔明明是一个外人,但是却比姥爷和舅舅这种血脉至亲不知道强上多少倍……
第二天一早。
“妈,我们走了!”
陈小溪做完了早饭,就去往了国营理发铺报到了。
陈大山给母亲泡了一杯红糖水,又喂了一下狗獾,就背着渔网出发了。
这一次,陈大山还要去那一片大河湾。
上一网打了四十几斤,证明那里的鱼还是很多的,估计再弄上三四百斤也不成问题。
完全可以这么说,陈大山今年冬天的第一桶金,全部都指望这个大河湾了。
“咔咔咔……”
东北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前几天刚刚凿出的冰窟窿,现在就已经全部都冻上了。
陈大山不得不重新再敲开。
“这个年代,工具太匮乏了,连个破冰器都没有,只能一点一点的砸,不但浪费力气还浪费时间……”
陈大山一边挥舞着铁镐,一边抱怨了起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目前是60年代,哪有那么多便利的工具可用。
东北人立足在这一片深山老林之中,大部分靠的都是一膀子力气……
“噗通!”
冰窟窿挖好之后,陈大山再一次扯着鱼网上的绳子跳了进去,
其实,正经的渔民,绝对不会采用陈大山这种捕鱼的方式。
这实在是太过危险了,弄不好就会出人命。
他们通常都会在大河上面打出两排小孔,然后把大网顺下去,逐次逐次地扯动,最后再从一个大冰窟窿里面收网。
不过,陈大山艺高人胆大,能跳到冰窟窿里面布网,而且他还觉得那种传统方法效率不高,还要费劲打那么多小孔……
也就是说,陈大山这种病下打鱼方式,就是一种独家技术,别人连模仿都不敢模仿……
哗啦!
一网上来,又是四十几斤鱼。
种类跟上次差不多,不过只有一条哲罗鲑,重量却足足有十四五斤。
这可绝对算得上是一条大鱼了,应该能够卖上一个好价钱。
“好,收工!”
陈大山也不贪,丰收了一网,他就准备离开了。
没办法,他的背篓就这么大,而且还要走那么远的山路,背个四十几斤已经算是极限了。
再者说,鱼就在那里,也没人跟陈大山竞争,明天再来抓就好了,没必要急于一时。
就这样,陈大山背着沉重的背篓,一步一步的走在狂风大雪之中,背影显得很孤单,但他的步伐却非常坚定有力。
“终于到了……”
中午十一点四十,陈大山终于又到了老地方,支起了自己的鱼摊。
与上一次不同,陈大山也不扯着嗓子叫卖了,只是安安静静的坐在了背篓后面,看着这条熙熙攘攘的街。
因为完全没有叫卖的必要了,等到十二点,货郎来了之后,肯定会把他这些鱼都给收走的。
“吁……”
“小子,今天弄了多少斤鱼?”
“快称一称,我全都收了。”
果然,货郎准时出现,停好了驴车之后,就立即要把陈大山所打的冷水鱼给包圆了。
估计上一次,他赚了不少差价,否则不可能这么热情。
“有一条十五斤的哲罗鲑,还有二十五斤的泥鳅、鲫鱼啥滴。”
“哲罗鲑要卖两块一斤,如果你给不上价,我还拿回去自己吃。”
陈大山擤了一下鼻涕,慢条斯理的说道。
“啥,两块钱一斤?”
“价格太高了,饭店不能收,你就看在上次咱们合作的那么愉快的份上,你就便宜点吧。”
货郎撇了撇嘴,开始跟陈大山讨价还价了。
“就两块钱一斤,一分都不能少。”
“你要是觉得贵,那就把那二十五斤小鱼给抬走吧。”
陈大山态度非常坚决,没有任何让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