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2 合情

选择了合适的可视化形式是不是就能够清晰有效地传递数据信息了呢?我们继续来看一个例子。

例3-9 某生产厂家制造产品A,并且在2022年调整了制造工艺,将其2022年和2023年的产量以图3-20所示的折线图形式呈现(忽略单位),我们可否认为2023年的产量正在逐步提升?

图3-20 A产品产量折线图1

分析: 如果我们只是观察折线和日期,确实容易得出“2023年的产量正在逐步提升”的结论,但是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里的纵轴是逆序排列的,这并不是我们一般的习惯。而就是这个“不符合情理”的设置,才容易造成我们对于可视化意义的误读。

按照一般的“情理”重新绘制折线图(见图3-21,忽略单位),此时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调整工艺之后,产量并没有提升,而是正在逐步下降。

图3-21 A产品产量折线图2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可视化的设置需要尊重读者的一般阅读习惯,尊重一般的“情理”,否则就有可能造成读者的误读并失去可视化的意义。 rnfX+4mqBb+JpTt2n34l9O4eD5F1aOAAtdQx2MNt3OOIra5JSuhP1NtbzFhu+7E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