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差异

当你回顾模拟数据时,15%的回撤值听起来还不算太糟糕。但是当你第一次损失100万英镑时,感觉可能大不一样了。实时观察你的基金净资产价值变动会让你感到压力。赶上某个行情较差的交易日,当你眼前出现一个不断跳动着的红色数字 ,每秒钟都在损失成千上万美元的时候,能不为所动,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操作,的确需要非常强大的自制力。在这种情况下仓促做出决策是很不明智的,你需要预先筹划,以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形势变化。如果你的模拟数据显示可能会出现5%的下跌,但可能性很小,如果实际中这种情况突然发生,无论心理上多痛苦,你也不能仓促地改变既定的交易策略。

提出这些建议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虽然都是些显而易见的常识,但大多数人都需要亲身经历过几次真正的熊市,才能逐渐适应市场危机。当你的策略表现不佳时,你很难按捺住更改策略的冲动,因此你需要提前制订一个规则,决定是否允许调整既定的策略,如果可以调整,还要明确列示调整的前提条件及具体方式。越是处于压力极大的市场困境中,越是不要仓促决策,按预先确定的方案操作才是最优的选择。

要想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有效的方式是尽量与金钱数字保持距离。尽量不要把基金的资产当成现实中的真钱,而是把它当成记录游戏战绩的工具,就像“大富翁”游戏里的钱一样。如果你开始盘算你刚损失的几百万美元在现实世界中能买到多少东西,你就会丧失理智,要么是孤注一掷,扩大损失规模;要么是缩手缩脚,错过反弹的机会。更糟的是,绝不要把最近的损失和自己的管理费或绩效分成联系起来,也不要盘算你能用这笔钱做哪些事情。归根到底,这不过是“大富翁”游戏中的钱而已。

对冲基金行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基金经理应将个人资金的一大部分跟投到基金中。但这种做法是一把双刃剑。一般认为,基金经理把自己的钱投入到基金中,可以确保自己的财务利益与投资者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种说法确实没毛病,但是,基金经理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基金的绩效分成,所以二者的利益早就是一致的了。此外,将自己的钱投入基金还会增加基金经理的心理压力。如果你自己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基金中,那你很难用平常心来看待这笔钱。许多投资者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却忘记了如果基金经理能够与受托资产划清界限,他们对待投资策略的态度会更冷静、客观,而他们的业绩实际会更好。在投资中掺杂情绪,会严重影响投资业绩。 tgRhA1MCgXxnTgyHIbKlLnQ9W4Y+pZvqvfMUPpNmVvBQiTOuArv9L2YUPMwEk77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