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结构化写作的三大原理

小白 :主任,在结构化写作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理呢?

老杨:多年来,在写作实践中,我反复强调三种理念,实际上就是结构化写作的三大原理: 一是写作即思考。二是思考即提问。三是思考即概括。 这是结构化材料写作的底层逻辑,即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就需要学会概括的思维方式。

小白 :主任,你帮我具体展开解读一下。

老杨 :先说第一条原理:写作即思考。在结构化写作视野中,写作与思考,思考始终是第一位的,写是第二位的。写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学会思考,才会写作。

只有想清楚了,才能弄明白、写到位,才能避免陆机所谓“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的窘困。

只有这样,材料才会观点鲜明、中心突出、内容充实、逻辑严密、结构清晰,才会眉清目秀、骨肉丰匀,既有内涵,又有颜值。

小白,我们要时刻牢记,党建材料写作,写的是对党建工作现状、问题、特点及原因、对策措施的独特思考;写的是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对党建工作决策部署以及取得的成效;写的是党建工作所涉及的组织设置、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开展、作用发挥等等。写这些内容,无不需要建立在对党建工作情况的熟悉、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否则,对情况不熟悉、不了解、不思考,写了也是一锅粥,一团麻。

所以结构化写作第一条原理就是强调写作即思考。

小白 :那第二条原理:思考即提问呢?

老杨 :既然写作即思考,那么我们在写作时,就要追问,思考什么、如何思考、怎么思考呢?这就引出结构化写作的第二条原理,思考即提问。

思考即提问,就是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盯着问题想、围着问题转、追着问题跑,在对问题的不断探寻追问中,提高立意,开拓思路,谋划布局,安排内容,把材料写实写深写出新意。比如,即使写一个最简单的会议通知,也需要用问题导向的方式来拟稿。要问自己,这个会议的内容是什么,要求谁来参加,什么时候开,在哪里开,要不要提前到场,对着装有没有要求,等等。把这些问题搞清了,一个通知也就写好了。

小白 :主任,你说坚持问题导向,那么材料写作中到底有哪些主要问题,可以让我们不断去思考追问?这中间有没有可以把握的规律?

老杨 :小白,你还是善于思考动脑的,你的提问使你的思考又进一步了。凡事皆有规律,党建材料写作也离不开一些基本问题,把握好这些问题,写作就有了方向目标和思考路径。具体有哪些基本问题,我安排在第三章第二节专题深入展开。

小白 :那好,我期待着。你提出写作即思考,思考即提问,以提问为导向,那具体怎么围绕问题来思考呢?怎么抓住思考的核心呢?

老杨 :这就是我提出的结构化写作第三条原理,即思考即概括。在三十多年写作实践中,我觉得概括能力是材料写作的核心能力,概括能力是思考水平的体现,材料质量高低直接取决于概括水平的高低。

记得当年导师批评我硕士研究生论文,只有一句话,说:“概括得不够。”那到底什么是概括,导师没有讲,我也没敢问。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经过大量写作实践,才慢慢悟出什么叫概括,切身体会到概括的力量和奥妙,体会到概括的艰难和痛苦。人民日报社副总编米博华在《关于概括力》中道出了概括的艰辛和奥秘:“概括力贯穿于一切思维活动之中。它是一种智慧,能够在复杂万端的矛盾中理出头绪;它是一种力量,究天人之际(追求认识天人的关系),通古今之变(认识历史古今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手掂起沉甸甸的历史;它是一种境界,简洁,明快,清晰,透彻,深刻,常常一语道破天机。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才能和深度,而这一切来自学识的积累,来自经验的总结,更来自长期不懈的艰苦的思想劳动。” PA6DkGzzebrWT5oQA86Ng3QF+JPe7AsKOEOFTOqOppiqzv08QsxYtwq9zq51fhp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