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结构化写作

小白 :主任,从结构功能主义到结构主义,我对结构有了深入的理解,明白了结构化写作的理论基础和心理基础。现在你可以详细说说结构化写作了吧。

老杨 :结构化写作出自《金字塔原理》 一书,这是美国麦肯锡公司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的成名作。在书中,她提出了著名的金字塔原理,也是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有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结论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最前面。

二是以上统下: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三是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四是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

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金字塔式的结构化思维最大好处是比较简易明了,操作性强,能够迅速帮助我们把零散、无序的信息素材,加工组织成系统有序、易于被受众接受的有效信息,做到思想鲜明、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语言顺畅,实现信息高效传播的目标。

金字塔结构对公务商务领域的思考写作影响很大。比如,李忠秋和他的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就致力于结构思考力的培训宣传推广,著有《结构思考力》《结构化写作》等书籍。他在《结构化写作》一书中这样描述结构化写作:结构化写作是“基于‘结构思考力’的核心理念,采用结构化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的写作方式。……结构化写作就是一种帮助大家提炼与组织‘素材’的有效方式”

黎甜的《结构化思维》认为,按照系统结构搭建思维过程就是结构化思维。

ChatGPT对结构化写作是这样叙述的:结构化写作是一种旨在提高文本可读性和可理解性的写作方法。它强调将文本按照特定的结构和形式来组织,从而使读者更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核心观点。在结构化写作中,作者常常利用标题、段落、列表、表格、图表等方式来呈现信息,以便读者更快地获取关键信息。同时,结构化写作也注重语言的简洁、明了和规范,帮助消除任何阅读障碍,确保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所表达的内容。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技术文档、新闻报道、广告宣传、学术论文等。

总之,结构化写作是建立在结构化思维或结构思考力的基础之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注重对已有信息处理。 把结构作为一种组织处理已有信息素材的外部方式,但对如何得出中心思想,如何以上统下,如何搭建金字塔结构,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是注重从受众角度来组织处理信息。 更加关注采用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图表、表格、形象化的标题等等方式。

三是注重信息的逻辑排序。 比如,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但是,结构化写作到底是什么?上述作者都没有给出明晰的答案。

小白 :主任,结构化写作就是一种帮助大家提炼与组织“素材”的有效方式。这不是给结构化写作下定义了嘛!

老杨 :是定义了。但这个定义并没有揭示结构化写作本身的提炼与组织素材的特点。因为凡公文类写作哪个不是提炼与组织素材呢?

小白 :的确也是。那讲了半天到底什么是结构化写作呢?主任,你认为结构化写作应该是什么呢?

老杨 所谓结构化写作,我认为,就是运用点线面体锥的框架式思维方式, 对素材进行加工提炼,构建清晰有序的信息系统。

小白 :主任,下面你帮我具体解释一下,好吗?

老杨 :好的。先说“点”吧。“点”,就是统帅材料的立意、主题和中心思想,是贯穿材料的一条红线。一篇材料质量如何、水平如何,取决于对“点”的认识高度和思想深度。“主题”是材料的灵魂。只要“点”亮了,材料就会光彩照人,一片生机。基层党建材料写作中,“点”作为主题,意在揭示对党建工作的基本特点、工作经验和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

小白 :那“线”是什么?

老杨 :“线”,就是围绕“点”这个主题,以问题为导向,按照Who(谁)、Where(场合)、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办)等路径,思考如何对整个文章内容进行总体布局。回答材料由谁来讲,讲给谁听;材料用在什么场合;材料写什么内容,反映什么问题,剖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等等。

小白 :那“面”是什么?

老杨 :“面”,就是按照“线”的思考进路,对要素信息进行归类分组。围绕问题,按照某个维度视角对“主题”进行切分,把信息素材按照同一个逻辑、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角度或同一个范畴进行归类合并,放在同一个组里。每一块每一面做到观点与材料统一。

小白 :那“体”是什么?

老杨 :“体”,就是指材料的框架结构。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若干个面的材料组装成总体框架。比如,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时间顺序排序、空间分布排序、逻辑关系排序等等,形成材料文章的结构。

小白 :那“锥”是什么?

老杨 :“锥”,就是对标题从内容和表达进行提炼概括,打磨上光。常言道,题好一半文,标题贵在亮眼,一定要反复琢磨,让标题成为材料的“心灵之窗”,如锥尖般锋利聚焦,入脑入心,让人一听就懂,一见难忘。

小白 :主任,听了你的简要介绍,我总结一下你的结构化写作。结构化写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点线面体锥五位一体。“点”是核心,“线”是主体,“面”是基础,“体”是根本,“锥”是关键。

老杨 :小白,你悟性不错。一下子抓住了结构化写作要义。为了便于理解记忆点线面体锥五位一体的结构化写作,我把它简称为“五角形结构化写作”。我再拿建造房子作比喻引申一下。“点”,就是主梁,没有了主梁,整个房子就建不起来。主题就是材料的主梁,没有了主题,就像房子没了主梁一定要塌。“线”,就是思考规划布局厅堂房间及功能。材料要写什么内容,就像造房子前,一定要事先进行谋划布局。“面”,就是一个个房间,每一个房间各有各的用途功能。写材料,就是把不同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要求标准进行分类组合,归并配置。“体”,就是结构,房子的四梁八柱,把房子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材料是通过结构把内容连成一个整体。“锥”,即打磨文章标题。一个个精美闪亮的标题,像是一扇扇窗户,敞亮透气,吸人眼球,一展材料风光,让人一见钟情。

小白 :“五角形结构化写作”!主任,你这个概念标签好,具体形象,辨识度高,与其他结构化写作区分了开来,让我对结构化写作的认识更清晰了。现在能不能举例演示一下写作结构化过程呢?

老杨 :好的。在 2021 年党史学习教育中,市委宣传部要求我们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题,写一份会议书面汇报。我们作为机关党组织的领导机构,并不直接面向群众办事,要把这份材料写好,还是有一点难度的,需要把市级机关面上的相关活动整合统筹好,才能形成材料。这里我把自己和同事们一起的写作过程复盘一下。

第一步,找“点”。 首先,我们从搜集信息材料入手,让一些单位提供他们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然后,对这些做法进行深入分析,把主题确定为通过满足需求为群众办实事,推动我市市级机关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第二步,走“线”。 聚焦满足需求的主题,我们进一步追问在为群众办实事中,有哪些具体的需求表现呢?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我们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只有满足三种需求,才能为群众办好实事。一是只有满足上级的工作要求,为群众办实事才能找对路。二是只有服务基层单位需求,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对上路。三是只有了解群众渴求,为群众办实事才能走对路。

第三步,组“面”。 找准了思考路径,我们把满足每一种需求的具体做法措施归并组合在一起。比如,满足上级要求,我们从思想引导、先进引导和舆论引导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满足基层需求,我们从创建文明家园、“双为民”活动和志愿服务三个方面分类。满足群众渴求,我们从思想调研、处理群众诉求、加强党内关怀三个方面分类。

第四步,立“体”。 在上述基础上,对信息内容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形成上级、基层、群众三个层级的逻辑层面。

第五步,磨“锥”。 最后用“三个紧贴”“三个求”“办对头”“办出彩”“办到心坎上”对内容进行提炼升华,制作标题:紧贴工作要求,把为民办实事办对头;紧贴基层需求,把为民办实事办出彩;紧贴群众渴求,把为民办实事办到心坎上。

小白 :主任,你这样全面透视剖析了材料的结构化思考过程,让我对结构化写作内涵有了深刻感知。谢谢! iLoApEQduOcXKpPatXzWt71r1Lmj55riLzQEL1xyMlwFNjSVBCD6DJKP0wDJAqb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