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位于阿里塔钦,海拔6638米,相传当年释迦牟尼率领500罗汉来此布道,使其成为圣山。
它的南面向阳但却常年积雪不化,而北面背阳反倒是到了夏天就会积雪消融,对此科学也无从解释,使其富有了更加神奇的色彩。
在此转山是藏民们的习俗也成为了他们的信仰,一生最少要来转上一次,有一个藏民一生竟转了105圈。
与珠峰相比并不算高,但至今却无人登顶,有意挑战登顶的人全被当地藏民劝退。有一次四个人不经劝告悄悄登顶,当快到山顶时突遇狂风暴雪只能无功而返。结果很快四个人全得怪病而亡,从此再无人敢登顶此山。
作为常人要转山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绝对的体能。转一圈要走53公里的山路,平均海拔5200米,途经最高海拔5648米,对心理和身体都是极大的挑战。
早上八点钟我们从入山口出发,一开始还精神抖擞,步速较快,走着走着已上气不接下气,只能慢步前行。还好一路景色秀丽,特别是岗仁波齐背面的山峰随着行走在不断的变幻姿态,还真是有一种神奇之美。路旁草青花艳,溪水潺潺,牦牛、山羊撒欢跳跃,马儿膘肥体壮顺着河边在默默吃草。壮美的景色大大缓解了高原缺氧的疲惫。
正当心旷神怡之时,眼前出现了三位藏族妇女磕着长头转山。只见她们先双膝跪地,然后双手合十经头、口、胸三拜,再双手从两侧向前一滑,地上画出一个心的图案,身体随之匍匐向前,五体投地。脸贴地面数十秒后起身直立,向前走三步又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看着她们如此的虔诚神圣以及为此而历经的劳苦,满脸满身的灰尘,我竟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泪腺两眼朦胧。
路遇活佛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也无形中给我增加了转山的动力,寒风吹干了泪水,前进的脚步更加有力。中午一点二十,走了14公里,来到第一个补给站哲热寺。仅有方便面和热水提供,却已心满意足。调整40分钟,两点准时出发,开始了此程最艰辛的路段,乱石遍道,坡陡路崎岖。爬坡两公里到达天葬台。
藏民的习俗,有罪之人和下等人死后是面朝下土葬,寓意着去下地狱。而上等高尚之人死后就送到这里,由天葬师主持仪式,解体后洒落在这里的岩坡上给秃鹫吃掉,寓意着灵魂将随之升天。
冈仁波齐北侧峰顶
近些年秃鹫减少,野狗泛滥,大部分由野狗吃掉了,更严重的是发生了野狗伤人吃人的事件,前两年政府出手击毙了所有野狗,而且禁止附近藏民养狗,才有了如今的安全通行。
尽管是阳光灿烂,从此通过仍让人毛骨悚然,到处散落着逝者的衣物、帽子等遗物,更瘆人的是多处散落着逝者的头发和骨头。整整走了四公里,岩坡上才变的干净起来,可更大的挑战却刚刚开始。
向上望去,是海拔5648米的卓玛拉垭口,这将是我人生目前的最大高度。高海拔的陡峭山路让人只能三步一停五步一歇,呼吸近窒,头疼欲裂。似乎灵魂也受不了肉体的折磨已游离身外,人已不是在走而是在飘。唯有意志仍很坚定!爬上去,一定要爬上垭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仅4公里的路走了3个多小时,真可谓转山难,难于上青天!此山转过还惧何难?
下山的路也并不寻常,先是一段冰川雪地,能听到冰川下水流汩汩,却根本看不到路在何方。可怕的是前后也看不到一个人影,这时只能依着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用手杖慢慢探测,如一不小心掉进冰窟窿定有生命危险,还好安全通过。
接下来是一段七十多度的下坡沙石路,非常滑,虽是下坡也只能以最慢的速度下行。谢天谢地谢佛祖!晚上九点钟终于抵达山岩下的营地——不动地钉。历经13个小时,总里程32公里。
这个营地又是十人大通铺,与珠峰营地相同的是海拔都是5200米,不同的是住进了几个藏民兄弟,味道超冲,即使吃了助眠药都难以入睡。
清晨起来准备下山,腿已僵硬但不能有丝毫怠慢。时而乱石挡道,时而踏水前行,陡峭险阻司空见惯。
一口气走了21公里,于中午两点钟安全出山。历时一天半,行程53公里,无论是海拔还是艰险程度都是今生之最。为自己骄傲!为自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