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湖
早饭后乘车沿着喀纳斯河逆流而上,翻梁穿谷。透过玻璃窗,淡蓝色的河水,翠绿色的山林,阳光洒下,清明透亮。细观路旁的白桦树,树干洁白干净,树枝柔软修长,树叶光洁嫩绿,微风中翩翩起舞,犹如婀娜多姿的图瓦美女。落叶松威严挺拔,苍劲有力,风吹不惊,酷似刚强坚毅的图瓦汉子。一路绿光荡漾,一路景色绮丽,放眼望去无处不美。喀纳斯不愧是上帝的自留地。
正愣神中车辆停了下来,走到岸边俯瞰谷底,河水在这里变得宽阔平缓,河心小岛像霸王龙侧卧后留下了印记图案,轮廓清晰,图画逼真。不知是真有霸王龙在此卧化,还是河神一时兴起,留下大作。这便是被称为喀纳斯河第一湾的“卧龙湾”。再走出几公里,在“月亮湾”又停了下来。喀纳斯河在这里很任性的拐了一个标准的“S”弯,居高临下,“S”弯河水镶嵌在两岸夹击的密林花草之中犹如上帝打造的软玉挂件,翠绿光润。换个角度观看还真像挂在夜空中的月牙映射出刺眼的亮光。“神仙湾”我虽没有看出什么名堂,但宽阔的河面让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可能就是神仙所要的一种心境吧。
再行进十余公里,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喀纳斯湖,立于湖边静心观赏,湖面宽阔碧蓝,湖岸密林翠绿,远处高山耸立,积雪浮云。不知水里的巨型水怪躲藏在何处?因它常常将在湖边饮水的马匹拖入水中而形成了神秘的“水怪之谜”,会不会突然在我的脚下冒出头来?一根根枯木是如何逆流而上浮到了上游?而形成了“千米枯木长堤之谜”。尽管湖水清澈可怎么也看不透藏在湖中谜一样的许多秘密。尽管河水顺畅可怎么也理不清我遐想谜底的思绪。
沿岸向左手走出,不远处变湖为河,水流湍急,岸边的枯木原石各具形态,湖草一丛一丛如飘在水上的云朵。
独自一人行走在岸边林中栈道,显得特别的幽静。这时一只我从没见过的白色肚皮儿的黑松鼠来到了面前,在树杈间上蹿下跳,根本不在意我拍照的手机距它仅有50厘米。它似乎是在捡拾薄树皮,给嘴里塞了又塞,嘴鼓的跟鼓一样。看着她隆起的肚子,我揣测不是食用,而是快要产子了拿回家做窝用的吧?看样子无论什么种群都不乏母爱呀!真是有趣,所有的遇见都是生命中的必然。
告别喀纳斯湖来到喀纳斯村图瓦人的木房做客,体验了一把图瓦人的平常生活,领略了一把图瓦人化石般的音乐艺术。“苏耳”乐器是图瓦人独有,现仅剩下一两位长者可以演奏!深沉悠扬的音韵似乎在诉说着图瓦人历经的苦难,听的人可掉下眼泪。“呼麦”是喉音的艺术,低沉的音调好像是来自大海深处,听后有一种呼唤和撼动灵魂的感受。
图瓦人虽没有文字但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每个人最少会讲图瓦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汉语等四~五种语言,英语等外语也是一学就会,真可谓是语言天才啊!
景区的公交车甚是方便,坐上前往观鱼台的三号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达了山根底下。在山花盛开的坡面上盘旋而上,20多分钟到达了半山腰的终点。
下车后沿着木栈道继续攀登,一边是湖光山色,一边是山花烂漫,难以选择,难以取舍,只好看罢这边看那边,频频转换,生怕错过。
一直以来我心中种着瑞士和格鲁吉亚的野草山花,我原以为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美的花草。今天看了喀纳斯这漫山的野花,红黄蓝绿,白紫棕粉,它们争芳斗艳,风情万种。我心中的山花野草必将更换,不由感慨原来我国的山野之花也可以美成这样?
1000多个台阶竟然折腾了近两个小时才登上了观鱼台。登高望远,喀纳斯湖尽收眼底。湖面碧蓝如镜,柔润如玉,周岸密林围裹,四周山岚起伏,林木斑驳,沟峪清晰,远处的山顶白雪皑皑。整个湖就像镶嵌在群山之间的一颗蓝宝石,把整个喀纳斯点缀的高雅而华贵。
下山时走的是坡面中央,等于是穿越花海。这才叫个百花齐放,群芳斗艳。走一路看不够,步步回头步步留,犹如灌下了琼浆美酒直醉心头。恋恋不舍,愿时间就此停留。
心中换“种”国产花
图瓦人仅存2000多人,分三个村居住。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了第三个村落白哈巴,货真价实的“西北第一村”。该村更显原始古老,背靠积雪的高山,面向深谷的哈巴河,是“雄鸡”尾羽最外侧的羽毛。河的对面就是哈萨克斯坦,仅一河之隔,边境的铁丝网近在咫尺。紧挨着村子的便是边防军的“西北第一哨”。
站在大峡谷的岸边俯瞰谷底,河床秀美,河水如玉,河流源源不断,流淌着两国世代的友谊!
车辆在画卷一样的国境线上行驶,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画卷的高潮部位——五彩滩。一边是五彩斑斓的丹霞地貌,一边是缓缓流过的淡蓝河水。河岸在这里画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圆弧,加之各具形态色彩艳丽的丹霞装扮,岸如彩虹水似月,构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河段。
这条河就是著名的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一条由东往西的河流,带着美丽和深情流经哈萨克斯坦,流经俄罗斯把美汇入了北冰洋。
上帝在这里浓彩重抹的一笔,是为这次行程画上了一个重重的感叹号,加深了我对“尾羽”的印象。从此“尾羽”的色泽将永远在我心底闪耀,撩拨我惦念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