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落地拉萨正当中午时分,天阴沉沉的,寒风卷着偌大的雪片在空中飞舞。送来了明天要去的40冰川因上月22日景区内翻车伤亡事故而闭园的消息。倒也轻松了许多,转转大昭寺,适应适应高反,岂不美哉!
但明天总不能空着,于是决定一大早坐朝拜班车随藏民朝拜寺庙。所谓朝拜对我们来讲仅仅是一种文化,最多算一种善举,可对藏民来讲是信仰,几乎是他们生命的全部。人无外乎这三种生活,物质的、精神的和灵魂的,灵魂生活自然是最高境界,藏民的绝大部分一生下来就步入了灵魂世界,足以见得朝拜对他们的重要性。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到拉萨电影院门前集合,买了一张前往甘丹寺等三个寺庙朝拜班车的票,在车上等了一个多小时车已坐满。大家都在车上等候出发,全车汉民就我们自己,蜷曲在座位上冷森森的。这时前面的几个藏民各自诵起经来,不一会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韵调,语音浑厚,音韵悠扬,确有驱寒驱冷之功效。
七点四十准时出发,出城不远,车内又响起了悠扬的诵经声,感觉像宇宙之音,有一种能绕地球转圈的穿透力,带给人一种莫名的喜悦。听着佛音两个多小时一瞬即过,来到了甘丹寺的山根底下,车子盘爬了半个小时到达了海拔4300多米的甘丹寺。甘丹寺排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而且是最早的一座。是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和他的弟子们所修建。
从没朝拜过的我只能随人流缓缓前行,走到煨桑炉前,一对藏民夫妻在给炉内添加香草,只见炉内火光暗淡但炉顶却香烟袅袅。我也放了十元钱,把一袋香草打开慢慢加入楼内,顿时香烟滚滚,香气扑鼻。
朝拜甘丹寺是从后山开始先转神山,没走出几步只见两只肥硕的野鸡在山坡上觅食。阳光下欢快灵动,人说“早见鸡晚见兔”为大吉。不由心中大喜!转到后山处但见天葬台,一块巨石表面很平,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藏民男子平躺在冰冷的石面上,我很是纳闷?询问身旁的人才知道,这块石头是天葬时分解尸体的砧板,说明他家里有亲人刚刚离世,三天内其主要亲人要来到这里祭奠,他躺在石头上是在和亲人做最后的亲近和告别,如此礼仪对我们来讲肯定是不可思议。他还告诉我所有天葬台的跟前肯定有寺庙,但不是所有的寺庙都会有天葬台。
甘丹寺
转到前山,一小寺庙出现在眼前,进去才知道这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最早来到这里修行的地方,距今已有600多年。山的正面由众多寺庙组成了甘丹寺。顺山势而建,整面山坡均为寺庙,气势宏伟,宁静庄重。阳光照射,红白色彩,鲜艳无比。
虽不懂规矩但也是有备而来,备了一些零钱,一元、五元,甚至十元的供养,一个寺庙还没转完口袋的零钱已所剩无几。一出庙门碰见了两个穿着便装的藏族姑娘,便问了关于朝拜的一些事项,她说毎个较大点的寺庙都会有成百上千的佛像或神像,转庙就是要朝拜每尊佛像,遇见你了解或喜欢的佛像就要供养,可以添加酥油,也可以放点零钱多少不限。我告诉她们零钱用完了的事情,其中一个毫不犹豫塞给我一捆100张一角纸币,我说我没十元现金,她说不用给钱转身要走,我挡住了去路,便用微信付了她十元,心才妥当。
佛像实在太多没转多久又给供养完了,便从喇嘛处换了100元的零钱。供台上的钱你也可以自行换取,佛像面前不会有诈,学会了这招就再也没出现过无零钱可供的囧态。
4300米的甘丹寺转完一圈已是正午时分,高原上近三小时的行走已累的人狼狈不堪。还好庙里的午餐一碗藏面又补足了力气。
一小时后来到了桑阿寺,虽规模较小但据说规格较高,有“去了甘丹寺不去桑阿寺等于朝佛没有圆满”之说。十分钟转完一圈,接下来要去扎叶巴寺。
扎叶巴寺是宁玛派(红教)寺院,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其爱妃芒萨赤尊公主所建的修行神庙,最大的特色是以洞立寺,洞寺结合。
扎叶巴寺路程较远,两个多小时后眼前山坡上星星点点,原是众多大小各异的金、红、白三色打扮的寺庙散落在整个坡面。
转完一圈又用了近三个小时,实在是不想再挪动一步,但看着指示牌还需转山一圈,没有丝毫犹豫,小小的山包圆圆的圈,给本次朝拜画下了圆润的句号。
日近西山,远望雪山云飞渡,近看塔林牛悠悠。只见眼前一头小牦牛坐卧塔旁凝视落日,安静祥和,我想这定是朝拜之后的一种美好预兆。
扎叶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