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悲欣交集是人生

⊙刘心武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名叫《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填词却具有浓郁的中国味。填词者是谁?李叔同。这个人是一八八〇年出生的,一九四二年去世。我恰好是一九四二年出生的,对我来说,他是一个与我在这世上短暂交汇的古人。

李叔同是一个从清朝末年开始就在文学艺术领域体现出创新精神的了不得的人物。

清朝末年有一个剧种发展起来,渐趋成熟,那就是京剧。有些年轻人以为京剧是中国古典戏剧当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这种认知是错的。京剧是在清朝末年的同治、光绪年间才趋于成熟。一七九〇年,乾隆皇帝做八十大寿,四大徽班进京为其表演祝寿;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经过众多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产生了一种新的剧种,就是京剧。李叔同熟悉京剧,而且自己会唱戏。在那个时代的富家子弟乃至于一些平民子弟中,看戏、唱戏的风气盛行。李叔同会唱武生戏,他演过黄天霸——舞台上的一个草莽英雄。李叔同热爱戏剧,后来渐渐接触到西方的戏剧,再后来他学会了外文,便于他了解西方戏剧。李叔同和他的朋友们在日本留学期间成立了一个演出团体名叫“春柳社”,他们把法国一部有名的小说《茶花女》,排演成了话剧——那个时候叫作“文明戏”。这就很了不得了。

有意思的是,他演京剧时演的是草莽英雄黄天霸,是威武雄壮的武生,而到了《茶花女》里面,他演的却是茶花女玛格丽特。茶花女是小说里面的一个交际花,是一个混迹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妓女。《茶花女》这部作品歌颂了茶花女和一个贵族青年之间的爱情,他们真诚相爱,但由于贵族青年家庭的顽强阻挠,最后茶花女抑郁而死。

李叔同多才多艺,早在二十世纪初,清朝还没有覆灭的时候,他就开始学习西方的油画。传统中国画用的是宣纸、毛笔,用的颜料也不同于西方的油画,采用的画法当然就更不一样了。当时没有多少中国人看到过油画,更没有几个中国人能够去学习油画,李叔同是中国最早画油画的那拨人之一。

当时,西方美术讲究人体还原,是写实的,而在中国的国画中,虽然也有人物画,但是大多是写意的,重意不重形,所以那时的中国画和雕塑作品对人体的骨骼、肌肉的理解是很幼稚的,例如寺庙里面的哼哈二将、四大天王的塑像等,虽然都是很强壮的男体,但细看他们的形体就会发现,都不符合人体解剖学原理。

李叔同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做过女体裸体写生并留下了一幅作品,名为《半裸女像》。这在封建落后的旧社会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后来,他成为一名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课的教师。

除此之外,他还精通古典诗词、书法、篆刻等,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

行至人生半途,他忽然觉得要深入地探索人生的奥秘,先是在杭州的一座寺庙试验断食,饿了十七天,两年后正式剃度出家,成为一名和尚,后虔诚礼佛,在不同的寺庙间游走、讲经,一直坚持到他圆寂。在圆寂之前,他亲自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涵括了他这一生复杂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也对后人有所启示。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遭遇坎坷的时候,所以常怀一种悲悯的情怀,是很有必要的。同情别人首先要同情自己,不要给自己定非常高的标杆,乃至谴责自己、否定自己,要有一种悲悯的心态。同时,应该懂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一种幸运,要去做那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要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要尽可能使自己生活在一种快乐的情绪里面。人的一生到头来就是悲欣交集。李叔同给我们留下的这四个字真是非常好。 5bgZniwwA/B+WhoNq/Ztz9XVI4OYMWKjGoBofZGSsWHdqnB9vLPAEpVK3jmJwIo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