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北上
就这么滴,赵德昭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差遣还没焐热呼,便被一个简简单单的秦王头衔取代,继而打发到了北汉所在的山西方向。
之前没有注意到,离开之时跨上战马,携带弓箭之后,赵德昭惊喜的发现,自己这穿越者其实也有挂!
天生神力、百步穿杨、骑术精湛。
并且脑海里多了许多对于兵法的独到见解。
哈哈!
既然有金手指,我还怕个啥?!
赵二,你这首毒腹黑的夯货给小爷在京城里好好的等着,就看我回来弄不弄你就完事儿了!
如果小爷离开了你都敢伸手,那也就不用等回京城了。
得意忘形的赵德昭,在马背上一顿哈哈大笑。
浑然没注意到,远处的山林间,有飞鸟阵阵惊起。
赵德昭这位新晋秦王冷不丁的大笑,弄得跟随赵德昭前往镇州的五百禁军将士,很有点莫名其妙。
作为大宋官家赵匡胤真正的基本盘,禁军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组成,也统称为三衙。
跟随赵德昭前往镇州的这五百名禁军将士,便隶属于侍卫亲军马军司。
其领头者名为杨奉,字子杰,生得很是雄武健壮,威风堂堂。
跟随在赵德昭身边的他,欲言又止的看了一眼乐开了花的秦王,同样觉得很莫名其妙。
但双方地位悬殊,而且之前也没有打过交道,他似乎也完全没资格去好奇秦王殿下此刻究竟在乐什么。
从发现金手指的狂喜中回过味来的赵德昭,也显得有点尴尬。
属实是他突然发现自己突然开挂之后,对自保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
大宋本就建立在后周的基础上。
作为五代中的最后一国,后周在雄才伟略的周世宗柴荣治理下,本就已显示出一副鲸吞四海,囊括寰宇之象。
若非柴荣突发疾病暴毙,根本不会有赵匡胤什么事,自然也不会有如今的大宋。
而或许是天下之幸,接收柴荣政治遗产,建立大宋朝廷的赵匡胤同样是一代雄主,甚至远远超越了他的前任柴荣。
在位的十几年,赵匡胤秉承着赵普“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将位于南边的诸多割据政权,已收拾得差不多。
自去年彻底覆灭南唐政权后,如今南方除了仍苟延残喘的吴越政权和泉漳地区外,已尽数归于宋土。
于是,一直盘踞在晋阳地区的北汉,一下子就显得特别碍眼了。
北汉政权的建立者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
赵匡胤年轻时候还曾经投奔过他,被收留为镇将。
好在后来赵匡胤及时醒悟,转投郭威,进而加入柴荣麾下,才有了后面老赵家的发达。
刘崇这个人不好评价,基本算是个丐版的后晋太 祖石敬瑭。
这厮为了搞一手后周,直接给契丹大军当起了带路党。
可惜,契丹太君和北汉皇协军都特么不争气,被力挽狂澜的周世宗柴荣迎头痛击,史称高平之役。
而刘崇这个大辽侄皇帝也很知道羞耻,不久后便羞愤而死。
然后,北汉便开始了五代十国的老节奏老传统,在继承人问题上各种搞幺蛾子。
目前继位的北汉皇帝刘继元,是个坚定的主战派。
为了大辽的兴旺发达,他这个北汉的儿皇帝也是操碎了心,就为了搞大宋一手。
赵德昭清楚的记得,赵二这厮,是坚定执行了赵普的“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战略方针。
一直到三年后,吴越及泉漳地区投降,他才展开了覆灭北汉之战。
这仗打得也很有意思。
赵二坐镇镇州,宋军从府州、晋州、潞州、镇州四路出击,直扑太原。
大辽的契丹太君们也没有坐视不理。
选择从大同、飞狐两个方向支援。
飞狐路辽军,更在白马岭和宋军酣战了一场。
而最后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以北汉被覆灭,刘继元投降而告终。
赵匡胤前后投入了三次征伐北汉的兵力,却还要等三年才会等来赵二对北汉动手。
只能说,赵二这个宋太宗是真懂政治内耗的。
赵德昭骑在马上喃喃自语一般的吐槽,心里面却对这一趟北行,有了更多的期待。
倒不是说他突然对皇位有了更多的想法,主要还是对接触兵权感到兴奋。
毕竟,后晋大将安重荣说得好: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在有兵就是草头王的五代十国,这种说法完全属于是真理了。
就在赵德昭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中,一行数百人的禁军马队,已从东京开封出发,一路向北,前往汴河渡口。
此时已是正午,比较炎热。
身为铁骑马军班直的杨奉见此来到赵德昭身边,请示道:
“殿下,如今烈日酷热,我等是否休息饮食一番后,再行出发?”
“可。”赵德昭颔首同意。
他同样也被热得不行,早就想要停脚歇息片刻。
如今身边的人提议,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马匹虽然可以用作代步工具,但马匹的耐力终究和烧油的火车汽车比不了。
真要玩命怼,它们真敢死给你看。
大宋缺马,这些战马每一匹都是劳斯莱斯级别的,精贵的很。
很快,一行人马得知赵德昭的停歇命令后,顿时一阵欢呼雀跃,
这贼鸟厮的热天赶路,着实是件苦差事。
只是秦王殿下不发话,他们哪儿敢造次!
“前面有片林子,我们去那里躲躲!”
很快,马队有眼尖的禁军将士,留意到了远处一片幽深的密 林,顿时雀跃着提议道。
对此,众人自无不可。
于是,行军速度陡然加快,数百人的马队,浩浩荡荡的向远处密 林而去。
但就在马队离密 林还有数百米时,赵德昭陡然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这股突如其来的直觉,陌生而迅猛。
让他陡然睁大了双眼,灼灼的目光如同利剑一般望向不远处的幽深密 林。
“全军停止前进!前方树林有埋伏!披甲,准备战斗!”
赵德昭猛然看到了天上盘旋着的众多飞鸟,灵光一闪间,终于意识到了不对,于是突然举起右手,扯开嗓子大声命令道。
赵德昭此言一出,顿时让诸多禁军将士感到莫名其妙,进而哗然一片。
说到底,赵德昭身份尊贵,但到底没有证明过自己。
突然来了这么一出,众将士自然信不过他的判断。
只觉得,这位秦王殿下应该是过分紧张,因此才如此疑神疑鬼。
“敢问殿下,您何以做出如此判断?”
铁骑马军班直杨奉同样感觉莫名其妙。
想到之前这位秦王殿下莫名其妙的大笑,心里终归不踏实,于是壮胆前来问询一番,免得闹了笑话。
“杨班直,想来你也是老于行伍的沙场宿将。你可注意到天上群飞盘旋的飞鸟,可有想过它们为何不落?”
赵德昭淡淡看向这个生得雄壮威武的禁军将领,开口说道。
赵德昭此言一出,顿时惊了杨奉一跳。
他顺着赵德昭目光,抬起头向天空望去。
果然看到一群盘旋不散的飞鸟,始终流连在树林上空,既不飞走,也不落下。
“若是虚惊一场,那倒也还好。若是真有埋伏,便是悔之晚矣。班直何不派出斥候查探一二?一切自然能见分晓。”
赵德昭用商量的语气,客气的对这个理论上是他亲兵部下的铁骑马军班直劝说道。
“殿下英明!属下这就派出斥候侦查。”
赵德昭礼贤下士的态度,让杨奉受宠若惊,甚至有点小惶恐。
而且,对于赵德昭刚才的判断,他也是心悦诚服。
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
天空的飞鸟出现如此异象,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于是,他再次叉手一礼,随即驾马,风风火火的指派侦查斥候打探消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