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赵匡胤馋酒了
赵德昭匆匆离开酒楼,跟随宫人前往皇宫。
他心中有些忐忑,不知皇帝父亲有何要事召见。
他知道,作为秦王,自己的身份特殊,不能随意参与民间事务,今晚的酒会已是越界之举。
在皇宫内,赵德昭见到了他的老子赵匡胤。
赵匡胤的神色凝重,显然有重要的事情要说。
只听他沉声说道:“大郎,你可知我召你来所为何事?”
赵德昭恭敬地回答:“阿耶召见,儿臣不敢妄自揣测,还请阿耶明示。”
赵匡胤摇头:“不,你已经猜到了,不是吗?”
赵匡胤的话音未落,儿子的心声响起。
这这这……怎么办,究竟该怎么办啊!
皇帝老子这是要兴师问罪了?
可我要北上,一点银子都不带那不是扯淡吗?!
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哥就算是有再多的奇思妙想,也没办法施展啊!
何况,我把几百年后的东西提前搬过来,也算是让着宋朝人提前尝到了茅台的滋味。
哪像现在的酒,没滋没味的,尝尝又苦又涩,喝个什么劲儿。
“儿臣不知阿耶所指是何事?”
赵德昭心里不停腹诽,表面却装得一本正经。
他更不知,自己的心声被赵匡胤听了个清清楚楚!
“这些时日,汴京城里突然出现一种酒,叫做醉花酿。你以为你做了甩手掌柜的,就无人知晓这醉花酿是你小子弄得了?!”
赵德昭赶紧解释说:“阿耶,儿臣,儿臣只不过是想弄点银子。”
“哼,你就这么缺银子吗?!”赵匡胤闻言,立即冷哼一声。
赵德昭心中一紧,他知道自己的心思被父亲看穿,但表面上仍保持着镇定,回答道:
“阿耶,儿臣并非缺银子,只是觉得那醉花酿能为汴京带来新的气象,也能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赵匡胤看着儿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聪明过人,但同时也担心他过于聪明会引来麻烦。
毕竟,木秀于林,风欲摧之。
如今这朝堂上上下下,也并不希望有一个过分聪慧的储君。
“大郎,你的想法虽好,但别忘了你的身份。作为皇子,还是朕的长子,你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皇家的威严。”
赵匡胤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责备。
赵德昭连忙低头,表示理解:“儿臣明白,以后定会注意。”
眼见儿子认错态度还好,赵匡胤的眼里闪过一丝笑意,眼神之中也多了一份慈爱。
“俺听闻,这醉花酿味道香醇四溢,你这逆子就没想过孝敬孝敬为父吗?”
“儿子弄出来的酒,老子却一口没尝过,传出去,俺这脸往哪儿搁?”
赵匡胤这番话说出,赵德昭的心里长舒一口气,同时暗暗吐槽。
你想喝酒早说啊!
搁这吹胡子瞪眼的说这么多,不就是馋酒了吗?
真是吓死我了!
吐槽归吐槽,赵德昭还是连忙恭敬的说道:“阿耶放心,您要多少就有多少……”
听到心声的赵匡胤眼神复杂的看向赵德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唉,这还差不多。”
谁知道赵德昭好死不死的又笑眯眯的来了一句:“不过嘛,这酒钱,阿耶您……”
赵匡胤顿时就怒了,双眼一瞪,直接吼出声来:“什么?你个臭小子,老子喝你点酒,你敢跟俺要酒钱?!”
这天底下也就只有赵德昭如此胆大包天的,找皇帝老子要酒钱。
赵德昭见父亲已经起身,眼见着就要上来踹自己的屁股,浑身一颤,急忙躲闪。
他一边躲一边笑道:“阿耶息怒,阿耶息怒啊!儿臣只是开个玩笑,哪敢真要您的钱。”
赵匡胤看着儿子慌忙躲闪的样子,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终究还是个孩子啊!
自己对他是不是太苛刻了些?
赵匡胤最终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的说道:“你这小子,真是越来越没大没小了。好了,别闹了,朕有正事要和你说。”
赵德昭见父亲收起了玩笑,也立即正色,恭敬地站好:“儿臣在,阿耶请吩咐。”
赵匡胤回到龙椅上坐下,正色道:“本来是想留你过了中秋再走,但北边近日有些不稳,朕需要你前往巡视,稳定军心,同时监察边关将领。”
赵德昭心中一凛,知道这是一次重要的任务,立即应道:“儿臣领命,定不负父皇所托。”
赵匡胤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此次前去,要低调行事,不可让外人知晓你的身份。朕会安排一些可靠的人随你同行。”
“是,儿臣明白。”赵德昭认真地回答。
对于自家老子的安排,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尤其是如今经过了这一系列的事件,赵匡胤已然看清楚了赵家老 二的嘴脸,想来也会施展出一些手段,确保世家这个好大儿的安危。
赵匡胤又叮嘱道:“边疆不比京城,万事小心,朕等你平安归来。”
赵德昭感受到父亲话语中的关切,心中一暖,连忙跪下回话:“儿臣定会小心,不让阿耶担忧。”
临行前,赵德昭亲自送了整整三大车特级醉花酿进宫。
皇宫里赵匡胤闻到酒香时,狠狠咽了咽口水。
心道这酒真特娘的香。
这些时日,赵匡胤时不时的听到朝中大臣谈论醉花酿。
一开始的时候,赵匡胤其实并没有在意。
但时间久了,连后宫嫔妃都在议论这种酒,终于将赵匡胤的馋虫给勾出来了。
他也是个绝对的好酒之人。
赵匡胤看着儿子送来的醉花酿,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些无奈。
这小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气。
赵匡胤笑着摇了摇头,对赵德昭说:“大郎,你这醉花酿朕是闻名已久,今日终于能尝一尝了。”
赵德昭笑着回应:“阿耶,这醉花酿虽好,但也不要贪杯哦!儿臣在外,不能时常孝敬您,这点酒算是儿臣的一点心意。”
赵匡胤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好了好了,朕知道了。你在外要多加小心,朕可不想你因为这点酒而分心。”
赵德昭点头:“儿臣明白。阿耶,您也多保重身体,边疆事务一了,儿臣即刻回京。”
赵匡胤满意地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慈爱:“朕的儿郎,去吧!朕在京城等你凯旋。”
赵德昭深深一拜,然后转身离开了皇宫,心中充满了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对未来任务的坚定决心。
回到酒楼,赵德昭再次找到薛掌柜,详细地交代了酒楼的事务和扩建计划的进展。
“薛掌柜,我有要事需要离开汴京一段时间,酒楼的事务以后就要全靠你了。”赵德昭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舍。
薛掌柜一惊,忙问:“贺公子,出了何事?你要去哪里?”
赵德昭没有透露太多,只是说:“我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可能要离开几个月。扩建计划和投资者的事务,我已经交代好了,你只需按部就班的依照计划行事即可。”
赵德昭继续道:“我不在的时候,酒楼的一切都交给你了。扩建计划要稳步推进,同时,醉花酿的生产也不能落下。”
“总之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为缺了任何一样,都会影响到咱们的发展计划。我们的醉花量可是要货通天下,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名酒!”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薛掌柜听到这话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满面红光坚定地保证道,“贺公子放心,老朽定会竭尽全力,保证酒楼一切运转正常。”
赵德昭点了点头,又叮嘱了一些细节,然后便开始准备行装,准备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