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中医药膳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以食为养”“以食为药”的思想一直是中医治疗和养生的主要指导思想。《素问·五常政大论》有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周礼·天官》中记载:“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食医,中士二人。疾医,中士八人。疡医,下士八人。兽医,下士四人。”即将医官分为五类: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以饮食治疗疾病的医者列为第二,仅次于医师,这说明了上古时代以饮食等作为治疗方法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药膳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现存的药膳文献最早可以推至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食疗本草》等,近现代以来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

上海自清末开埠以来,一直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之地,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氛围,造就了“海派文化”这朵奇葩。传统的中医文化也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独有的“海派中医”文化,作为中医重要分支的药膳也形成了适应上海本地的“海派药膳”。“海派药膳”一词于20世纪90年代由上海药膳协会第一任会长孟仲法先生正式提出。孟仲法先生家传的孟氏药膳是海派药膳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派孟氏药膳至今已传承四代。

本书是笔者追随海派孟氏药膳第三代传人赵永汉先生学习的总结,也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海派孟氏药膳的传承发展,第二章阐述了赵永汉先生关于海派药膳制作的学术思想,第三章论述了海派孟氏药膳常用本草,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海派孟氏药膳不同类型的制作方法,第五至第七章是对海派孟氏药膳谱的介绍,根据赵永汉先生传授的孟氏药膳方,依据“食养”“食疗”“创新”的原则分章论述,每一例药膳都给出了详细的配方、制作、功效,期望读者能进一步了解海派孟氏药膳的独特疗效。

对于本书可能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朱海青
2023年11月 Y+LmolWO4L1gKJYne1qgp4lslfYXq4opdfl3xDC3dx77fGmpbT5NS9bsj0a+Rix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