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是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运用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包括特定的肢体被动运动),施术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或穴位等位置,来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推拿具有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推拿临床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手法的效能;二是受术部位的经络与腧穴的特异作用;三是受术时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推拿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可能单独起作用,也可能关联起作用。推拿手法效能主要体现在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上。对于推拿手法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的科学研究,不仅能够推动推拿临床疗效的提高,还能够促进推拿学科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推拿手法的效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范围才能真正起作用,因此,还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推拿手法的标准化。
同时手法中要求的“有力”不是单纯的力量,而是一种外来信号刺激。生物力学是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中的力学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学科。随着生物力学的引入,推拿手法力量大小、频率快慢、作用时间长短等逐渐规范,推拿的功效也得到大幅提升,并且为推拿的效应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推拿手法是推拿治疗疾病的关键,手法作用力是治疗效果的始动因素,其中不仅有功力,也有巧力,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中所言:“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推拿以不同手法组合施力于患者体表各部位,通过力的渗透和传递,调节机体的病理、生理状况,以治疗疾病和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正确的手法动作是作用力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手法研究是推拿研究的基础。推拿手法的作用和应答过程有三步:①施术者力的发动;②受术者对力的接受;③受术者受力后局部及全身的生物效应。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是应答的第一步,研究结果对应答后两步至关重要。
下面就从推拿手法参数研究、推拿手法效应机制研究、推拿手法实验指导三大部分分析探讨和研究推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