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全球大健康倡议书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气候变化、现代社会异化、人类高龄老化以及资本驱动的医疗体系恶化,导致世界范围内卫生健康领域面临严峻挑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的无序低效高污染路径难以为继,精细化分工、高强度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健康事业与医疗产业严重失衡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反思与诘问。尤其当前,缺乏安全有效、广泛可及治疗手段的心脑血管病、肿瘤、重大流行性疾病、青少年心理疾病等日益成为影响生命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

科技引领时代,健康守护未来。为了应对这些严峻挑战,社会组织的生产方式、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企业机构的责任范式,需要坚持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以预防疾病为重心、反思过去“以医疗为核心”的健康卫生路径。我们需要共同重建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共同反思现代医疗手段的领域局限、共同树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理念、共同研发普惠可及的科创产品。为此,我们需要坚持“战略引领、科技支撑、数智保障、产业孵化”的总体思路,汇集全球智慧,凝聚广泛共识,共同构建“人类生命健康共同体”。

我们需要坚持“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依托国际社会对于气候变化危害性的共识,推动对于空气、水和土壤的不断治理,大力推广生物质材料的塑料替代,为人类建造起能够不断提升人类健康水平的生态环境。

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道义观。在持续推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人民本位、普惠发展,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努力为最广大阶层的人民群众提供经济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和服务,延长人民健康寿命。

我们需要坚持“关口前移”的健康管理观。扭转“重治疗、轻预防”的不正确倾向,正确处理大健康与医疗之间的关系,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增加对疾病预防的资金投入,以减轻医疗保险的负担。

我们需要坚持“普惠、科技”的创新驱动观。依托“数字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鼓励全球科学家创立创新性的健康科技产品,以经济性、便利性、网络化、数智化为导向,建立创新性的疾病风险评估和筛查技术,创立“疾病风险评估-疾病风险干预”的大健康闭环管理模式。

我们需要挖掘传统文化中关于预防疾病的理论、经验和智慧,坚持“古为今用”。坚持弘扬中医学系统整体观念、“治未病”理论经验,共同推动构建标准化、安全有效的“药食同源”论证、认证和评估体系。我们需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有效经验和做法,不断充实完善对于大健康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工具。

我们需要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坚持每个人都为自己健康负责,坚持大健康事业所有人参与。努力实现:“人人拥有健康知识,人人享有健康资源。”

大健康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正在汇聚。最广大群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检测,衰老评估,管控干预和数智保障等技术、产品与服务快速涌现,人类社会势将经历一次伟大的科学革命和产业重塑。道路崎岖,但是前景光明。

全球大健康事业、行业亟待快速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挑战和神圣职责。使命召唤、时不我待。大健康事业的发展是为了全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事业,迫切需要全球人民共同的积极参与,以共同战胜人类健康面临的极其严峻的挑战。

让我们积极投身到伟大的大健康事业中来!

执笔人:

殷卫海 周 斌

共同起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宇 刘 晶 孙汝萍

严整辉 杨铁毅

2024年1月20日

注:《全球大健康倡议书》背景

2024年1月20日,为促进大健康领域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推进前沿生命科技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国际大健康战略合作交流平台,由全球科技创新大会组委会联合上海市科技信息管理办公室发起,在上海召开了“首届国际大健康战略和科技创新大会”第二次专家研讨会。来自政策研究、科学研究、生物经济、公共卫生、信息安全、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投资人、企业家等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发布了《全球大健康倡议书》(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JQXUpd0V0DD0uTFxJNkSGyuoGZMg45Vp/4QGYrOpCCe9urE0fKQH53vfz9CBgC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