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内罗毕西城区。
【 案例概述 】 1992年李川跟随时任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前往该国,两年后开设了一家中医诊所。中医在肯尼亚处于法律的“模糊”地带。这种模糊的边界既造就了机遇也带来了隐患。最初李川的中医馆注册在文化部的名下,最近几年才转为卫生部注册。但同样的,中医的行医也得不到法律的保障。“东方医馆”的中药材都进口于中国。曾经有中国高校专家来到肯尼亚尝试种植青蒿,但可惜的是这些试验品完全检测不到药性。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地取药的难度。但针对非洲特有的热带流行病如疟疾、艾滋病、禽流感等,李川和女儿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配制出特殊药方,治愈率高的好口碑为他们在内罗毕增添了不少名气。“东方医馆”在肯尼亚坚守了二十年。“东方医馆”的中国医生高峰期半日内要接待至少30名患者,有时甚至达到50名。从肯尼亚总统家族到各部门部长、从印度大商人到马赛族牧场主、从各使馆官员到普通老百姓,都有奉行中国传统医疗方法“东方医馆”的追随者。
案例为个人医疗单位,通过其在肯尼亚坚守的经历来看,中医对治疗肯尼亚常见的疟疾、艾滋病、禽流感有确切疗效。中医馆的成功有利于中医药在肯尼亚获得话语权,也为其在肯尼亚打开市场夯实了基础。肯尼亚没有完善的针对中医行业的法律,因此无法检验中医的行医资格,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肯尼亚市场中医的从业标准。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中医在肯尼亚合法化,出台相应的药物检验标准使中药标准化,规范从医行为。
【 所在地区 】 肯尼亚基布郡卡通都区。
【 案例概述 】 该医院始建于1967年,属肯卫生部下属区级医院,距首都内罗毕市区约52千米。2013年12月,由中国国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16年3月,中肯双方举行新大楼交接仪式,次月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中国对肯尼亚的基建援助开始于中肯往来初期,虽然肯尼亚具有特殊性,即中国未曾派遣过医疗队前往肯尼亚进行帮助或者技术交流,但是中国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援助肯尼亚。卡通都医院含12个重症监护(ICU)床位和84个普通病床,配备门诊、急救室、X线和CT室、产科、化验室和药房等,总造价约1 000万美元。此项目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接诊能力,改善了医生工作及患者就诊的环境,提升了医疗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在中国的培训则大大提高了当地医生的治疗能力和护士的护理水准。
【 所在地区 】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 案例概述 】 第一个使用中国优惠贷款资金进行设计—建设—医疗设备采购安装—医护人员培训为一体的工程总承包模式(EPC)项目,合同额为1.1亿美元。医院占地600余亩,总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共650余张床位,包括8间高等级手术室、1个产妇中心、1个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1个重症监护室(ICU)、1个特别加护病房(HDU),以及医学影像中心、中心供应室、制氧及医用气体系统、锅炉及洗衣房、医疗废弃物处理、殡仪设施、餐厅、教学中心、宿舍等配套设施。
肯雅塔大学教学转诊和研究医院的启用和运营极大缓解了肯尼亚医疗资源的不足,提高了肯尼亚整体医疗水平和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能力,为肯尼亚政府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