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中医药服务贸易双边合作现状

(一)传统医药交流历程

最早从明代郑和下西洋起,中医药就在肯尼亚使用并发展。2013年3月26日,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率团访问肯尼亚,其间代表团一行参观了肯尼亚公共卫生部疾病控制中心和国家疟疾防治中心,与肯尼亚疾控中心主任和国家疟疾防治中心主任进行了工作会谈,双方就在传统医药方面的合作,尤其是肯尼亚传统草药的研发方面达成共识。

2015年8月11日,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会见了来访的肯尼亚议会卫生委员会副主席一行,就中肯传统医学合作,特别是中医师在肯注册认证问题进行了交流。

(二)境外消费

肯尼亚本土居民出国以寻求更好的医疗服务是很常见的,例如,2016年,该国卫生部统计肯尼亚人在国外的医疗费用为1 500万美元。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肯尼亚卫生部与医疗从业者和牙医委员会(KMPDC)批准了400多名患者出国接受治疗。由于为减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播而实施的封锁,肯尼亚2020年记录的出国求医数字略低。

数据显示,最常见的转诊是与肿瘤、心脏病和器官移植有关的转诊。癌症患者占到在海外寻求治疗的肯尼亚人的50%以上,肾脏疾病占16.8%,心血管疾病占7.8%,骨骼疾病占3.4%。

(三)跨境交付

由于肯尼亚国内中医药普及程度有限,未有相关网上云诊断、云治疗的平台体系。故两国互联网跨境交付主要集中于贸易和教育方面。

(四)商业存在

中国通过赠款帮助肯尼亚建设了三所医院,包括埃尔多雷特医院、露西·齐贝吉医院和加通杜医院。肯雅塔大学的教学转诊医院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

在防治疟疾方面,中国帮助肯尼亚在肯雅塔医院建立了疟疾防治中心,并提供了多批抗疟疾药物和先进设备。在其他非洲国家,中国也为防治疟疾作出了巨大努力。1994年,北京华方科泰医药有限公司带着自主开发研制的双氢青蒿素抗疟疾产品进入肯尼亚市场,成为最早赴肯的中国医药公司之一。2009年中国产新一代青蒿素复方抗疟药青蒿素哌喹片于当地时间6月19日正式在肯尼亚发布。

(五)自然人流动

主要为肯尼亚人到中国学习,也有中国外派的援建人员和经商者到肯尼亚。自中国商务部于2001年启动对外援助人力资源培训计划以来,已有近万名肯尼亚政府官员到中国参加培训研讨会。2017年的数据显示,肯尼亚劳动力的参与率仅为65.4%,而且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将近35%的劳动年龄人口失业。据统计,从2015年底到2018年初,中国企业为肯尼亚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医生、教师和其他行业人员提供了6万多个培训机会。中国还协助完成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并帮助扩大肯尼亚铁路培训学院,建立中非职业教育师范学院,旨在帮助肯尼亚人民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技能。中肯服务贸易大事记见表2-2。

表2-2 中肯服务贸易大事记 trB/CwvzlROzeTRUVAh+2uAMuONRzNC2tBzPyyXresl8o8ERR8yoP0NGabaStH7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