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气道异物梗阻常发生于进餐时(特别是吞咽大块未经咀嚼的肉类时)。老年伴有吞咽困难的伤病员(尤其是卒中者)在饮水和进食时极易发生呛咳和异物梗阻。
婴幼儿的气道异物梗阻往往发生于进食或玩耍时。在一般情况下婴幼儿有父母或他人在身边,且患儿往往处于清醒状态,如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常能解除梗阻状况。
根据气道梗阻的程度,可分为轻度梗阻和严重梗阻,征象如表3-6。
表3-6 气道梗阻的分类及处理
(续表)
1.腹部快速冲击法 又称海姆立克(HeimIich)法,可解除意识清醒的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窒息(图3-32),步骤如下。
图3-32 腹部快速冲击法
(1)询问患者是否发生梗阻,若患者点头且不能说话,立即进行急救。
(2)操作者站在患者身后,在患者两腿之间成弓步或跪姿以保持平衡。
(3)双手环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侧紧抵患者腹部,位于脐上和胸骨下的腹中线上。
(4)另一只手抱拳,向上向内快速冲击患者腹部。冲击力限于拳头上,不能用双臂加压。
(5)反复冲击,每次动作的节奏应独立明确,直到异物排出。若患者失去反应时,应立即转入无反应患者的抢救方法(参见下文)。
(6)注意事项
1)如果急救无效患者失去反应,应注意抱住患者向后小心放倒,对无反应且无呼吸或濒死样呼吸的患者应立刻实施心肺复苏。
2)如果患者怀孕或肥胖,应采取胸部快速冲击法(图3-33),手法与腹部冲击相同,冲击部位在胸骨的中段。
图3-33 胸部快速冲击法
3)解除窒息后患者仍应立即求医,检查并确保没有出现腹部冲击造成的内脏损伤。
2.拍背及胸部快速按压法 可解除有反应的婴儿窒息(图3-34),步骤如下。
图3-34 婴儿气道异物排除法
(1)救助者采取跪姿或坐姿,尽量保持婴儿胸部裸露。
(2)使婴儿呈俯卧位(面朝下),头部略低于胸部,用手托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不可压迫喉部软组织),露出口鼻。救助者将持抱婴儿的前臂放在大腿上,支撑住婴儿的身体保持婴儿身体正中线与前臂重叠。
(3)用手掌根部用力拍打婴儿背部中央的肩胛区5次,每次1秒。
(4)拍打5次后,用双手及双臂夹住婴儿,将婴儿翻转后,将托住婴儿后脑及背部的手臂放在另一边大腿上,并保持婴儿的头部略低于其躯干。
(5)用两个手指指腹在婴儿胸骨平乳头连线下方,进行5次胸部快速冲击式按压,每次1秒。
(6)重复拍背(最多5次)和胸部快速按压(最多5次)程序,直到异物清除或婴儿失去反应。
3.窒息且失去反应患者的急救方法
(1)如果患者失去反应,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实施30∶2比例的CPR)。
(2)每次开放气道时,需要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异物立即清除(图3-35)。如果不能确切地看到异物,切勿盲目地用手指清除。
图3-35 清除气道异物
(3)若第1次通气无效,应重整气道后进行第2次通气。
(4)注意:如果患者意识不清,但呼吸顺畅、脉搏存在,应将患者置于稳定的侧卧位(复原卧位),并拨打“120”电话求助。
附:成人、儿童、婴儿心肺复苏流程及异同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