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一次,我们的老师说:“谁捡到了东西,拾金不昧了,班长可以把他的名字记在本子上,以后,我们就来评小雷锋,小雷锋是按本子上的名字,看谁的名字记的更多,谁就能当小雷锋,可以去升旗台领奖”。我们班的人听了,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当上小雷锋,可是,我们班上的班长是一个女的,很多的男生做了好事,他都不会记,他就装作没有看见,还有,别人惹了它,它就什么都对别人不好,有一次,我还在玩,有一个人明明知道地下有一支笔是我的,他就捡起来问是谁的笔,我就一把抓过来说是我的,如果我叫班长去记他的名字,我在就是不该记的。
如果我的笔掉了下了来,我不知道,有一个人他看见了,就捡起来,它不知道这支笔是我的,它就捡起来,问是谁的笔,我就说是我的,这样我把它带到了班长那里去记名字,叫班长记它的名字,班长这就是该记的。因为,它不知道是谁的笔,也是无意之间捡到的,如果它明明知道是我的笔,捡起我的笔还举起来问是谁的笔,那就是不该记的,如果它不知道是谁的笔,它举起来问是谁的笔,这就是该记的。这个该记的和不该记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种,凡是自己做错了事,别人处罚了自己,向这样的仇就是不该记的。它包括小事和大事,还有讲和说等等,凡是自己被害了,而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公平处理和解决的,向这样的仇就是该记的。向这个记有各种各样的记,人们可以举一反三的去说明各种各样的记的性质。当然,词这一类的对自己都有好处,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但是是要如实的记,不如实的记是不行,这样会导致颠倒是非的结果。趁此机会再让人们多认识一点东西,就是将这个事例,再给人们讲解一下如何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如何解小逻辑和大逻辑。解主要矛盾这是要看主题是什么的,这个主题,同一个事物或是一种事情,它是可以有几个主题和标题的。我这里的主题是该记的和不该记的。我们班的班长是个女的,女生做好事,捡到了东西交给她,她就会记起名字来,而我们男生捡到了东西或做了好事,只要她对这个男生有偏见,她看见了都不会把他们的名字记起来。这里的班长这个人就把工作责任与私心联系在一起了,或是对男女之间的性别有不良的观点,她就没有认识到,工作的事情是不分男女的,讲理的事情也是不分男女的,她这样做或是做工作或是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有公平了,这样就等于是看不起我们男生了,记这些东西是老师要她记的,不管谁捡到的东西交给她也好,她都得记,这样她记的工作才能做好,做的才公平合理,这就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是她歧视男生,或是她觉得男生更坏,或是她与男生没有共同的语言等等,这些都是次要矛盾,这些次要的矛盾自然就会影响到主要矛盾,工作上的评价就不行了,这些她都没有认识到工作归工作,性别归性别等。当然,这个标题也还可以换一个《公报私仇》的标题,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这些对她不好的男生,做了好事她就不会记。但是,这些男生在做好事的时候,就没有骂她,也没有打她了,这些男生捡到东西交给她的时候,就没有对他不好了吧!就算刚才还在打她或是骂他,但是,现在就不在打他骂他了吧!就是这样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解小逻辑的理或理论基本上和上面或前面的是一样的道理。就是解大逻辑不同,这是因为解大逻辑都是完全说明事物发展的引导力、矛盾力等这一类的东西,而且是在以后,解大逻辑就是她现在这么小就学会了公报私仇,以后长大了,当了官,还得了吗?而且公报私仇是不该的,这个公报私仇也有该与不该的,就算这些男生以前得罪过你,骂过你,或与你打过架,你这个班长就不应该在别人做好事的时候,来施行你的公报私仇的计划,你应该在这些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来施行你的公报私仇的计划,他们在做好事的时候,你这个班长这个时候应该夸奖他们,表扬他们,让全班的人都学习他们做好事,这样不就可以把以前是不好的人,慢慢的就可以把他们变成好人了吗?你班长也好,老师也好,这样的引导力、指导力等,才是正确的啊。一个人,谁能无过,我们这么小的人在一起,就是有过都是一些小过,我们本生就很小,不懂事,如果人人都像你班长一样,不分好坏的就随随便便的公报私仇,你这样做的话,好人都会变成坏人,坏人就会变成更坏的人,这个世界上,一个人从小到大,你班长老师就找不出一个没有过错的人,只是过多或过少的问题,过大过小的问题,你班长这样不是明显的在引导我们随便公报私仇吗?就是这样解大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