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花神
十二、十三、十四尊

二月,时至花朝,小青缀树,花信始传,骚人韵士,倡和以诗。

——《北平岁时征》引《舆地记》

img_060

花皇

关于花神的传说,秦汉时期已经出现。《淮南子·天文训》载:“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东汉高诱注:“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也。”这里的花神叫作女夷,也是最早被明确为“花神”者。

但是,民间崇祀较广的花神还是花姑黄令微。她是女仙魏夫人的弟子,非常擅长种花。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曾说:“女夷为花神,乃魏夫人之弟子。”可能此时就把女夷与黄令微合而为一了。

早期的花神为一人,后逐渐演变为十二人或者十三人、十四人,分别代表不同月份和花皇,这一演变趋势大概兴起较晚。到了清代,花神已经成了“众人”。乾隆皇帝曾在圆明园中建花神庙,供奉十二月花神,并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花朝节祭拜花神(到了嘉庆和道光年间则改为与现在相同的农历二月十五日)。

民间也多有花神庙,尤其是在江南地区,花神祭祀更为盛行。苏州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这天闺中女子会剪五色彩缯,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台湾地区则有花公、花婆的说法,花公为保护树木之神,花婆为保护花卉之神。

“花神”是谁?从哪里而来?这些问题的答案依然模糊,但这不影响人们在皮影戏中看到造型丰富多彩的“十二月花神”。海宁皮影中还有全套皮影花神景片,其中十二月及闰月花神分别为:正月柳梦梅、二月杨贵妃、三月杨六郎、四月谢素秋、五月钟馗、六月西施、七月石崇、八月貂蝉、九月张丽华、十月白乐天、十一月老令公、十二月老令婆、闰月杨再兴。此外,颇为特别的是,还增加了一位花皇。

闰月花神 9IppiXCGaYc/2oStz+9eO6HFoq0tHYLNLs7oCkXWuDJPNesbABwFz4BHohvbxn5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