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痰湿体质,避开4种食物,减轻脾胃负担

如果说健康的人体内流淌着一条条清澈奔腾的河流,那痰湿体质的人体内则仿佛布满了发绿发臭的污水沟。水在身体里是流动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流动。痰湿也会流到身体各个部位,引发各种问题。

痰湿在脾胃:会引起反酸、胃灼热。这是因为痰湿把“坏水”堵上来了。

痰湿在肝胆:既优柔寡断,又脾气暴躁。胆主决断,痰湿阻胆,让人遇事瞻前顾后,难以作出决定。而肝主疏泄,痰湿阻滞肝气的疏泄,导致情绪不稳定。俗话说肝胆相照,这两种情况在很多时候都是同时存在的。

痰湿在肺:会导致流鼻血、鼻炎、皮肤过敏。肺开窍于鼻,主皮毛,肺部问题容易反应在鼻子和皮肤上。

痰湿在心:会导致舌头生疮、溃疡。心开窍于舌,痰湿阻塞心窍,蕴积化热。

痰湿在肾:容易导致耳鸣。因为耳为肾窍,“痰阻肾窍,清窍蒙浊”。

学会自辨痰湿体质

以下5条中,如果有4条相符,基本可以判定为“痰湿体质”。

看肥胖:痰湿体质的人大多数比较胖。但这并不意味着瘦子就不可能是痰湿体质,痰湿瘦子的特点是局部肥胖,如腹部、臀部、腿部有脂肪堆积。

看痰: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吐痰的人,多半是痰湿体质。有痰不一定是痰湿体质,但痰湿体质的人通常会有吐不完的痰。

看出油:头发容易出油,一天不洗就显得油腻,影响外观。脸油、背部出油都算。

看大便:大便黏腻,粘在马桶上,需要用刷子才能清理干净。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会让人很尴尬。

看舌头:舌苔厚腻,无论是黄色还是白色,但一定是厚厚的一层,还伴随着口苦、口气。

痰湿体质具有“湿、肿、满”的特征。除了熬夜、久坐、缺乏运动等因素外,大部分人的痰湿体质主要是饮食不当造成的。脾为生痰之源,减轻脾胃负担,痰湿才会减少,否则痰湿会反复出现。控制饮食,吃对食物,才是迈出了调理痰湿体质最重要的一步。

痰湿体质不要吃这4种食物

生活中有一些容易生痰湿的食物,它们像是隐形的“生痰手”,需要我们特别留意。有句话说得好:“汝之蜜糖,吾之砒霜。”有些食物对别人来说是美味,但对痰湿体质的人来说,就像是毒药一样。

第一种:红枣。

错误用法:直接生嚼。

正确用法:煮完之后,喝茶、喝汤。

红枣最正确的用法就是拿来煮,将红枣撕开煮,让肉露出来,煮好后喝茶或喝汤,但不吃枣肉。不仅痰湿体质的人应该避免直接嚼食红枣,实际上不建议任何体质的人直接嚼食红枣。因为红枣很难消化,非常容易加重痰湿。在中医的食疗和方子中,一般是不会让人直接食用红枣的,都是将其煮入方子中,饮汤药时弃掉枣肉。

红枣是吃进去什么样,嚼完后吐出来还是什么样,它只是被牙齿切碎了。这是“消”,但并没有“化”。红枣在口腔里不能化,在脾胃里也相差无几。我印象很深的是,吃了红枣后,排泄物中会带有枣皮。

用红枣煮汤水喝是一个双赢办法。不吃枣肉,只喝汤水,既规避了红枣难消化、滋腻的缺点,又保留了红枣补脾养血的优点。重点在于:只有能够被吸收的,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第二种:绿茶。

家里的老人或者是爸爸,可能会更受益于这一条。

建议将绿茶替换成平性、温性的茶饮。

痰湿,从根源上讲还是阴寒。对抗阴寒的根本办法就是——温,即将其温化掉。清、下、泄、降这些,能救一时,不能救一世,是治标而不治本的。就痰湿的人而言,可以将绿茶替换成温性或者平性的茶,如红茶、黑茶或花茶等,每天换着喝是最好的。有个词叫“水滴石穿”,即便是再好的东西,如果长年累月食用,也会产生偏性。就像绿茶,虽然只是微寒,但对爱喝茶的人来说,几乎每天坐在办公室都会喝,长期下来可能会加重体内的湿气和阴寒。水喝多了,身体运化不了,就会形成湿、阴,加上绿茶比较寒,也是阴。“阳化气,阴成形”,长期喝绿茶会导致身体长久地处在一种寒凉、阻滞、缓慢的状态当中。

痰湿会影响体质和代谢,随着时间的推移,痰湿会越来越多,积累得越来越久,可能会发展成结节、瘤,甚至是癌。冷茶不宜喝,浓茶也不宜喝,记住一句话:“淡茶温饮最养人。”

第三种:西瓜。

痰湿体质的人最好不吃西瓜。如果实在要吃,遵循以下两点。

1.减量、减次,每天吃是万万不可的。

2.吃完后,可以喝一些姜枣茶减轻体内的湿气和阴寒。

西瓜可以说是夏天最解暑的水果之一了,而解暑的东西通常都是“寒凉之物”,西瓜更是如此。中医一直强调阳气是身体健康运行的关键。而阳气最大的敌人就是寒凉。

贪凉等于是从根本上加重痰湿。可以把我们的脾胃想象成是一个小火炉。西瓜一吃进去,就相当于给炉子浇了一盆冰水,炉子里的火会被浇灭。脾胃的阳气也会被浇灭。缺少阳气的脾胃就像是进入了漫漫寒冬。此时的代谢、运化变慢,垃圾就会堆积,痰湿也会随之增加。

寒凉的西瓜相比前两种食物对痰湿体质的伤害更大,因为大部分痰湿还需要依靠脾胃来运化。

第四种:粽子。

糯米不好消化,应该是大家的共识。

《本草纲目》里形容糯米:“若素有痰热风病,及脾病不能转输,食之最能发病成积。”

对于喜欢吃糯米这类黏糊糊的食物,但吃完又会感到不舒服的人,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

①大蒜水:如果吃完感觉无法消化,可以喝一碗大蒜水。做法是将大蒜切碎后煮水,饮用一会儿后,腹胀会有所缓解。

②炒糯米:将糯米炒制后再用来包粽子,会更容易消化。就像是焦米(炒制过的大米)有助于消积食的原理。

糯米和红枣一样,需要脾胃用力地、长时间地“揉搓”。所以,吃过之后饱腹感特别强,腹胀感会持续很久。脾主肌肉,而痰湿体质的人多脾虚,这意味着脾胃的肌肉力量会不足,也就难以有效地“揉搓”食物。有些人吃多了糯米制品会呕吐,这可以说是身体的一种自救反应。 ki3WdStxLNAD2N1prZzY3EEcO0XXmOSqfzDutqcrRXfwQmzYLlwkBerVEwq193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