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子的烦恼,真的不比大人少

我的秘密日记

爸爸妈妈总说我们小孩子没有烦恼,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虽然年纪小,但心里的担忧可不少。每天早晨,一想到学校里可能发生的事,我就紧张得睡不着。担心老师上课提问,我答不出来,担心课间没有人愿意和我玩,或者我的朋友们突然对我冷淡。

考试临近时,我更是感到压力很大,总怕自己考不好。我还会担心,如果我的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他们会失望吗?如果我不能再参加我热爱的活动,我该怎么办呢?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总是让大人不高兴。

我多希望我能像大人一样,有办法解决这些烦恼。但当我尝试向大人们诉说时,他们总是笑着说:“你还小,哪有那么多烦恼。”这让我感到孤单,因为我的烦恼似乎没人能理解。

有时候,我只好在心里默默问自己:为什么大人们总是觉得我们小孩子的烦恼不重要?我们的烦恼,其实真的很重要。

心理专家帮帮忙

事实上,孩子的烦恼并不比大人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多数会面临学业压力、社交困扰以及自我认同等问题。只是这些问题容易被大人忽略,认为他们遇到的烦恼和挑战都是“杞人忧天”“那都不是事儿”。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正处在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很多情绪和问题都是首次经历,因此感到困惑和不安是很正常的。而且由于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还不成熟,这些烦恼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扰。

当孩子向大人倾诉时,如果他们的烦恼被忽视或轻视,孩子可能会感到被孤立,进而影响他们的情绪健康和自信心。因此,充分理解和重视孩子的烦恼,并帮助他们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烦恼,是非常重要的。

反内耗小诀窍

那么,作为家长,怎样去理解并帮助孩子处理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呢?

tip1: 倾听与共情

很多时候,孩子的烦恼并不在于问题本身有多严重,而在于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他们需要被理解和关注,需要成年人给予情感上的慰藉和“心理按摩”。作为父母或教师,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表达他们的烦恼时,不打断、不评判,这是建立信任和支持的关键。

当孩子愿意分享他的烦恼时,大人们最好放下手头上的事,专心地倾听。倾听的过程中可以用一些共情的语言来回应,比如“我明白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听上去,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难过的”。这样的倾听和回应不仅能让孩子感到被重视,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情绪和思路。

tip2: 安抚情绪,跟孩子一起寻求解决方法

在倾听完孩子表达烦恼后,首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并教孩子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比如可以引导孩子通过深呼吸的方式让激动的情绪冷静下来。然后,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讨论的方式,帮助他们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像有的孩子,在考试之前会因为担心考不好而产生焦虑情绪,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甚至晚上睡不着觉。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首先应该肯定孩子对考试的重视,然后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比如可能孩子是因为复习方法不够系统,担心复习效果不好,所以感到不安。那么家长就可以针对这一点,帮孩子一起制订一个简单有效的复习计划,并告诉他:“不用担心,我们可以按照这个学习计划一步步来,只要踏踏实实复习,你的成绩一定不会差的。”

总之,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烦恼是可以被理解和处理的,而他们也有能力应对这些挑战。 Iq8LxQ38ByQ5Kyh0ln6BPVDjhybyPqaadhtbTsHpRt3Lr9Gz0vRMv7XWxJ2BnAW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