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过度“反省”,真的有必要吗

我的秘密日记

很奇怪,我发现自己最近越来越喜欢“反省”。不管发生了什么,我都会在心里一遍遍回放,不停地问自己:“是不是我做错了?”

比如,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一个同学笑了,我就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尽管老师夸我回答得好,我下课后还是不停地回想那一幕,心里想:“我是不是哪里说得不对?是不是让人觉得我很蠢?”

还有一次,我和好朋友聊天时不小心打断了她,她当时没说什么,但我之后越想越不安:“她是不是生气了?我是不是太不礼貌了?”虽然第二天她还是乐呵呵地找我玩儿,但我还是担心了很久,怕自己伤害了她。

这种“反省”总是跟着我。无论是和同学的对话,还是在家里和爸妈的相处,我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经常自责。

但当我每天都在“反省”中度过时,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开心。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我总是感到这么多焦虑?过度“反省”真的有必要吗?

心理专家帮帮忙

反省本身是一种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行为,通过反思自己的言行,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做出改进。然而,过度反省却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当反省变成一种习惯性自我批评时,它可能会导致孩子陷入无尽的焦虑和自我否定中。

孩子们常常对自己的言行感到不安,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从而反复回想和反省。然而,如果这种反省过于频繁且没有边界,孩子可能会变得对自己过于苛刻,甚至因此失去自信。过度反省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陷入一种对错误和失败的恐惧中,阻碍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及尝试新事物。

反内耗小诀窍

帮助孩子摆脱过度反省的困扰,首先需要让他们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并逐步建立一种更加健康的自我认同感。

tip1: 学会正确地反省

反省是为了改进,而不是一味地责怪自己。孩子需要明白,偶然的错误是成长的一部分,不必因此过度自责。

当孩子陷入过度反省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反省是为了让我们下次做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责备自己。”可以引导他们问自己:“这件事情能让我学到什么?”通过反省引导孩子进行实质性的改进。

当孩子陷入过度反省时,家长可以帮助他们从这种状态中转移出来,做一些积极或者放松的事情,比如可以带孩子一起出去散散步,做做运动,或者听听音乐、阅读书籍等。这些事情,不仅能帮助孩子从无意义的自责情绪中走出来,还能帮助他们改善心态,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们“还有更好玩、更有价值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做”。

tip2: 培养正面思维,学会接纳自己

反省过后,孩子需要学会接纳自己,即使犯了错误,也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种正面思维可以帮助孩子逐渐摆脱对错误的过度担忧,并学会原谅自己。

当孩子在反省中陷入自我否定时,家长可以引导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亮点,例如:“虽然你这次回答问题时有些紧张,但你很勇敢地举手了,给你的勇气点个赞吧!”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在反省中看到积极的一面,逐步培养健康的自我认同感。 jYaoOov84Fk8PcTSyz/A6/1vV05rnRumcL48DWnrk2Mep/Cuwi67rhuAD1v3o49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