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能总是“听你的,我都行”

我的秘密日记

最近,我开始发现自己总是习惯于说“听你的,我都行”。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我总把决定权交给别人。妈妈问晚饭吃什么,我总回答:“听你的,我都行。”同学们讨论周末活动,我也是随声附和:“听你们的,我都行。”班里讨论活动,我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实,我有自己的喜好。有时我想吃面条而不是米饭,或者觉得去公园比游乐场更有趣,有时也希望班级活动能按我的建议来。但每当我想表达,心里就会有个声音:“如果大家不喜欢我的建议怎么办?他们会不会因此不喜欢我了?”

所以,我选择了沉默。这样确实让大家更容易接受我,也不会争辩。但时间久了,我感到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我的意见总是被忽略,我总是在迎合别人。难道我只能“听你的”吗?

心理专家帮帮忙

孩子习惯于说“听你的,我都行”,可能是天生性格比较温顺、乖巧,他们从小就很“听话”,很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往往是出于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对可能发生的冲突的回避。他们可能担心自己的意见不被接受,或者害怕因为表达不同的看法而被排斥。因此,孩子们选择了默默同意,避免提出自己的想法。

然而,这样的选择意味着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愿望更不容易得到尊重和实现,因此他们的内心可能会感到不满和失落。这种行为模式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孩子逐渐失去自我表达的机会和自信心。而且这种缺乏主见的习惯也会影响他们的决策能力和独立性。

帮助孩子学会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是父母和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部分。孩子们需要理解,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不会让他们失去友谊,反而会让他们变得更有个性和魅力。

反内耗小诀窍

从现在起,勇敢表达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学会沟通协商,建立更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tip1: 引导孩子思考,鼓励孩子表达

在孩子遇到问题或选择时,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明白,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同样有价值,值得被倾听和尊重。无论意见是否被采纳,他们都有表达的权利。

家长和老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询问孩子的意见,例如:“你今天想吃什么?”或者“你觉得我们这个周末应该做什么?”“这次的活动由你来定,你看怎么样?”通过不断地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tip2: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表达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小步骤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逐步建立起自信心。让他们学习一些沟通表达方面的技巧,帮助孩子增强表达能力。给孩子创造条件或者营造环境,练习表达自己的意见。比如,可以让孩子先在一个相对安全和熟悉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再逐步增加他们在更大群体中的表达机会。

如果发现孩子“没有主见”,经常在跟同学或者家庭讨论时说“随便,听你们的”,家长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可以先从家庭内部开始,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例如,周末的家庭活动让孩子来提议并决定。当孩子发现他的建议被采纳时,就能体会到成就感。这样他可以逐渐有勇气在学校或者其他场合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固执己见,而是要学会协商,在自我和他人之间达成共识。

教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也倾听别人的意见。例如,当孩子提议去某个地方玩时,可以引导他说:“我想去××地方玩,你们觉得怎么样?”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让孩子的意见得到了尊重,也培养了他们与他人协商合作的能力。 zB1BvFmEQCwimF4C7l/0K+pDJXzx1VlHc4yxyCqsvmGfFODX9+/x4hMZxjiqmI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