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剧烈地咳嗽起来,一旦咳起来,就很难轻易止住。
“把窗户关上!谁去把那边的拉门关上。”源三位赖政在剧烈的咳嗽中痛苦地说道。
一个小侍从跑了过来,问道:“要关上吗?”
赖政连回答的力气都没有,喘着粗气,微微点头“嗯”了几声。他把厚纸放在嘴边,有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已经是四月了。府邸后面,今年的花朵,随着加茂川的水一天天流逝,年轻人们也都换上了轻薄的春装。
“河风应该不再寒冷了吧。”
整个冬天都闭门不出的赖政,偶尔也会想要看看外面的天空。刚才,他透过庭院,望着河滩的流水和京都四周山上的新叶,然而,这风却吹透了他衰老的身躯,让他咳嗽起来还流出了鼻涕。
“真是没办法,我也已经……”他独自感慨着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他已经七十七岁了。不只是年龄大了,他住的地方也很陈旧。从平治之乱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他一直住在近卫河滩的这座府邸里,感觉自己就像住在土洞里一样。赖政心里这样想着,甚至自嘲自己就像个土拨鼠。
无论怎么说,在义朝在六条一带风光的时候,他作为源氏的名门之一,也曾一同过着奢华的生活。
那么,为什么在平治之乱时,明明已经答应帮助义朝,可到了战争爆发时,却背叛了他,身为源氏的一员,却投靠了六波罗的平清盛呢?
而且在战后,那么多源氏的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在眼前的河滩上被斩首,或者在各地被剿灭,他却能安然无恙地活下来呢?
“真是个胆小鬼!”
“一点也不像个武士!”
“简直和禽兽无异!”
“禽兽都知道感恩,都有感情。”
“他根本不配做人!”
“真是武门的败类!”
那些惋惜源氏的人,会用各种轻蔑的话语来指责他。甚至平家的武士们也都异口同声地这么说。
从那以后的二十年,他就在这样的指责声中默默生活着。
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默默忍受。
然而,他的心中却有着自己的慰藉,也抱着坚定的信念。
的确,在平治之乱中,他明确地抛弃了义朝,投靠了六波罗。他背叛了家族。
但是,他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自己违背了武门之道。因为即使向家族成员张弓搭箭,那也不是为了国家的根本利益。
以义朝为首的源氏一门的过错在于,他们只关注源氏的兴衰,而忽视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可以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平清盛却不是这样。他晚年的行为虽然饱受争议,但他的头脑却很不一般。他一听说京都动乱,就从前往熊野的途中折返,只带着五十名骑兵回到六波罗的府邸,立刻谋划在战乱中迎接上皇和天皇的车驾,将他们保护在自己这边,然后才开始作战。
(那时,究竟该向谁射箭呢?无论是源氏、平氏,都只是私人的名号。真正的武士,不应该局限于这些私人的名号。)
(我无愧于天地!)
赖政至今仍然这样认为,二十年过去了,他默默忍受着一切,嘴唇紧紧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