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想讲讲我是如何使用妈妈在上文解释的方法,来让自己一点点改变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我结束了一段维系多年,但已经不再让我幸福的感情。因为我是那个提出分手的人,所以走出这一步后,我感觉松了口气。过了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准备好迎接新的感情了。是的,我以为。
两年后,我跟另一个人开始了一段令人着迷,但同时又令人沮丧的关系。可以说,这段关系犹如毒药。我们在一起时非常美妙、有趣,但他从不给我任何真正的承诺。
从前,我对妈妈的心理学建议半信半疑。我不认为自己的情绪硬盘与经历之间有任何联系,心想:他到底为什么不肯做出承诺稳定下来?明明我已经做好准备了,为什么他不想将我和他变成“我们”,为什么他如此情感无能?我跟我的朋友们无数次谈及这个话题,她们与我观点一致。我备受煎熬地等待着,又在煎熬中抱怨着。但每当我表现出希望得到一点点承诺时,他就会离开,并且杳无音信。
我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我没有从中吸取教训,而是不断降低自己对感情的期待。我满足于一些美好的瞬间,期待他突然有一天全心全意地选择我。但这一天没有到来。我越来越频繁地感觉自己是个受害者。我眼里的他变得一无是处,他从不会计划“我们下周末要做些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联;他只在喝醉的时候表露感情。
只要他再次出现,对我说些甜言蜜语,我就会再度忘记烦恼。除我以外,每个人都能看出来,我们拥有的不是一段真正的、美好的关系,而是毒药。我频繁地向朋友们倾诉,以至于她们都不想再听到任何关于我们这段感情和那个人的信息。但这无济于事,我就像上瘾般迷恋这段感情。直到他有一天真的做了很混账的事,我才终于说出:“我受够了!”
但是我最多只坚持了一个月,又回到了他身边。接着,整个游戏剧情发生了反转,变成他害怕失去我了。他突然开始对我描绘他梦想中跟我在一起的所有美好画面,想到美好的未来,看到他的可爱,我又重燃希望。是我忘了他无法承担这么多期待。于是悲剧重演:他表露心声,我深陷泥潭—他开始疏离,我开始纠缠和期待—他犯下错误,我结束一切—他害怕失去,于是比上一次付出多一点感情……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往复。
我们更愿意选择熟悉的东西,哪怕它让我们痛苦。
虽然我常跟妈妈讨论感情问题,但我非常不乐意跟她说这个千头万绪的故事。有一天,她看到我很痛苦,就问我:“安娜莱娜,你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吗?你和他,你们俩都心怀恐惧。你们以一种痛苦的方式彼此契合并围绕同一个点打转。”
这一次我只能接受她所说的,并且发现她说得一点没错。这次谈话让我突然明白,我和他都惧怕爱,惧怕全身心地信任对方。我意识到,跟他在一起时,我对自己的关注非常少。我容忍他的一切,只留给自己一丁点的爱。当旧事再次重演时,我心想:“安娜莱娜,你就像个瘾君子。你需要戒毒!”
每当我决定放下时,他就会给我发消息。这一次,我终于不再受伤或愤怒地缩回自己的蜗牛壳内,而是真正在心底里让自己从这件事中抽离出来,不再回应他的任何消息。慢慢地,我能清楚地看到之前忽略掉的东西:他不坚定,左右摇摆,极度惧怕自己的感觉,像我一样渴望爱情,却无意识地害怕对另一个人及其感情的依赖,因此将自己的心锁得严严实实。所以,我一直站在他的心墙之外,感觉自己依赖于他。
我日渐释怀,内心找到越来越多的支撑,可以客观地看待他,不再被他的一举一动影响。
第一次与妈妈讨论这件事时,她说:“你们同坐在一条船上,或者更确切地说,你们坐在跷跷板的两端。你们彼此封闭、依赖又逃离。跷跷板不停地上下摆动,你们两个都要慢慢向中间移动,才能让它停止。你必须关注自我,摆脱依赖。而他必须感受自己所有的恐惧,学会表现自己的脆弱。如果你们不能各自清理内心的一些旧物,无意义的争吵还会继续。”
我的妈妈再次让我明白,不应该期待他人的改变,而是要从自身入手,告诉自己:
安娜莱娜,别再等他觉悟,他可能永远不会。你唯一能做的是关爱自己,给予自己一直以来想从他身上得到的东西。你要学会更爱自己。你们之间的不是爱情,这段关系会毁了你。好好照顾自己吧,不要再靠期待和不确定的可能性而活。只要有勇气独处、自我满足,终有一日你会看见其他男人的魅力。他们关心你,懂得面对自己的感觉。如果你不清理内心的垃圾,治愈内心的伤口,摆脱无价值感,你就永远无法爱上对的人。
我曾经只是承认妈妈常说的“吸引力法则”确有其事,但现在,我切身体会到这一法则是如何悄悄地影响了我的生活,它真的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你是否问过自己,当你爱上一个人时会发生什么?他走进房间,空气里弥漫着某种气息。他身上散发出一种气质,你说不出那是什么,只是感觉非常美妙。你腹中仿佛有无数只蝴蝶翩翩飞舞,连你自己都快飞起来了……
这听起来浪漫又神奇,但心与心之间的确存在电磁力,也就是吸引力。一个人散发能量,另一个人接收能量。就像音响里的音乐,你看不见它,它却能布满整个房间,钻进你的耳朵,影响你的心情。所谓腹中蝴蝶飞舞的感觉,和你耳朵听到完美的声音是一样的。你无法用理智去理解或解释这种感觉,但在更深层次的潜意识里,有某种东西与你产生了完美的共鸣。
这种来自他人的充满魔力的“声音”事实上是个人的精神和情绪烙印,源于人人皆有的思维与感觉,也就是一个人所散发的气质。本质上,我们散发的是思维与感觉。尽管思维不可见,但它的创造性能量是可测量的,它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信息波。思维可以创造感觉,我们的每个想法都带有特殊信息,它让我们的身体释放激素和生化物质。这些物质让我们感知自己的想法。
比如:当你想象与新对象的美妙约会时,你的心情就会很愉悦;当你想到男朋友一整天没有消息时,你的心情就很糟糕。思维创造感觉,感觉决定我们如何感知周围的世界和我们在他人眼里的样子。
你的思维会成为你的气质、你的“声音”。有些人什么都不用做、不用说,也能让你的心情跌入谷底,或者又用他的方式让你重获快乐。科学家认为这是“镜像神经元”的作用。镜像神经元是大脑中的一群神经细胞、一种共振系统,它接收感觉、情绪、他人的“声音”,然后将其转入我们自己的系统。
借“声音”来比喻,是为了让你明白约会时发生了什么。决定约会成败的并不是满怀浪漫想象的那 5%的你,而是你潜意识里的信条、想法和感觉,是它们在无形中决定着游戏的进展。人们称其为“吸引力法则”。
你想什么,便感受什么:
感受什么,便散发什么:
散发什么,便吸引什么。
腹中的蝴蝶开始飞舞,并不是因为他看起来很酷或妙语连珠,而是因为更深层次的东西:他潜意识里的思维和感觉与你的互相契合。即使被遗忘、不被看见,过去所有的想法和感觉也从未停止过对现在的影响。它们每时每刻都围绕着你,其他人也可以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它们让你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你的生活和关系就会如何。
这乍听起来可能有点耸人听闻。你会认为:“好吧,我可能根本不会遇到一个能真心对我的人,没人能让我不再重蹈我与前任的覆辙,而跟我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如果你不学会更新情绪硬盘的话,确实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你能发现是哪些联系在其中作梗,就能重新成为掌舵人。不要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上天没有随机为你分配渣男。你是一块超级磁铁,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恰恰是由你的思维和感觉吸引而来的。
你现在可能对此毫无意识,但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去思考和感受你真正的渴望时,会发生什么。你所发出的“声音”会吸引你梦寐以求的生活和关系。你才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这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一步步学习和训练。慢慢脱离有限的旧我,每天尝试将“声音”调到爱的频道,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