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汤普金斯讲述了一种她写书或撰文时总是不断重复的模式:动笔之后的前几周相对顺利。接着,在写作的中途,她会在夜晚惊醒,一身冷汗,突然意识到自己忽视了几个重要的观点,读者肯定会拿它们来批评她的观点。她首先想到的总是要放弃这个作品,或者推倒重来。接着,她发现“怀疑、惊慌袭来的时刻才是写作真正开始的标志”。然后,她会修改写好的稿子,将预见到的批评意见整合进去,由此得到的文本也更加有说服力和有意义。
这则小故事对所有写作者都有教益,不论是新手还是老将。它提出,在想到自己的作品会受到批评时,虽然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难过,但这种批评是有好处的。无视批评是人的自然倾向,然而这实在是一个大错误,因为只有在听取反对意见,并让它们在作品中明白地显现出来时,作品水平才会提高。实际上,加入反对者的角色是优化一篇文本的最快途径,比方说,“虽然有些读者可能会反对”你的某个论点,而你“给出的回答是_____”。
不过,请等一下。加入批评意见难道不会降低你的可信度,削弱你的论点吗?你希望自己的话站得住脚,而我们给你的建议却是,告诉读者他们能从哪些方面反驳你。
没错。我们 确实 在鼓励你告诉读者,别人可能对你发起怎样的批评。但是,我们认为,这样做实际上会 提高 ,而不是降低你的可信度。贯穿本书的一个思想是,优秀的写作不是在真空中堆积没有争议的事实,而是意味着吸引他人加入对话或辩论;不仅要像第一章中所说的那样,开篇先总结归纳别人 说过 的话,也要设想随着论证的展开,别人 可能会说 什么。一旦你将写作视为进入对话,你就应当看到,针锋相对的论点对你有利无害。
你自己谈论的批评意见越多,批评者手里的武器就越少,若是你能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就更好了。这似乎有些矛盾。探讨反论是一种料敌先机、先发制人的手段。进一步看,探讨反对观点还表现出了对读者的尊重,因为你不是把他们看作轻信人言的傻瓜,而是表明你能自知你绝非唯一的独立、批判的思考者。此外,在设想其他人可能会提出的反对意见时,你会塑造出一种宽宏、不偏狭的形象,有向论辩开放的自信——就像下页图5中的人物那样。
反过来看,如果你不探讨反对意见,你很可能会塑造出一种闭目塞听的形象,似乎你以为自己的观念是不容置疑的。你可能还会漏掉某些对你的论点很重要的问题和考量。最后,如果你在文本中没有加入反对者的角色,你或许会发现,自己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我们自己的学生常常反映,讨论反对意见让动辄几页篇幅的作业要求更容易完成了。
加入反对者的角色并不难,只要看看下面摘自作家吉姆·切尔尼的一本书中的段落就能明白了。她先是用30页左右的篇幅控诉美国女性遭受的减肥压力,接着插入了名为“有疑者”的一章,开头是这样写的:
现在,我要提出几条反对意见,它们都来自我内心中的“有疑者”。她感到,我一直忽略了大家关于人体持有的几条常见假定,而她要来谈一谈。打个比方。她说:“你清楚地知道,体重减轻时你会感到开心。你会买新衣服。你会更喜欢在镜子里看自己。有人邀请你去参加派对时,你不会犹豫地自问要不要去。你会感觉自己更性感了。承认吧,你更喜欢变瘦的自己。”
——吉姆·切尔尼《莫名执念:反思“苗条”的霸权》
图5 设想其他人的反对意见
在这一章的余下部分,切尔尼都在回应这个内心的“有疑者”。面对有疑者对书中核心前提(节食压力严重损害了女性的生活)提出的挑战,切尔尼既没有按下不表,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立场。她接纳了这种观点,并将它写到了自己的书里。许多人可能会将反对者的声音一带而过,切尔尼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用了整整一段来阐述它。借用切尔尼的话,我们可以得出若干几乎适用于讨论一切反对意见的模板。
◇ 现在,我要提出几条反对意见,它们都来自我内心的“有疑者”。她感到,我一直忽略了这件事的复杂性。
At this point I would like to raise some objections that have been inspired by the skeptic in me.She feels that I have been ignoring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situation.
◇ 然而,有些读者可能会反对我的观点,坚持认为_____。
Yet some readers may challenge my view by insisting that_____.
◇ 当然了,许多人可能会表示反对,理由是_____。
Of course, many will probably disagree on the grounds that_____.
请注意,上述模板中的反对意见都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人或者群体,而是“有疑者”“读者”或者“许多人”。这种不点名反对者的方式适用于许多情况。但是,激发论证和反对的观点往往可以(若有可能,也应当)归于某个具体的意识形态或思想流派(如自由主义、基督教基要主义、新实用主义等),而不是匿名的张三、李四。换言之,反对者可以被贴上标签,通过将标签明确下来,你也可以让文章更精准、更有分量。
◇ 许多 女性主义者 可能会反对说,性别确实会影响语言。
Here many feminists would probably object that gender does influence language.
◇ 但是,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当然会对_____观点提出异议。
But social Darwinists would certainly take issue with the argument that_____.
◇ 当然, 生物学家 可能会质疑是否_____。
Biologists ,of course, may want to question whether_____.
◇ 无论如何, 马尔科姆·X 的追随者和批评者都不会这样看,而是会认为_____。
Nevertheless, both followers and critics of Malcolm X will probably suggest otherwise and argue that_____.
诚然,有些人不喜欢标签,甚至可能厌恶别人给自己贴标签。有的人觉得,标签是把独一无二的个体装进预先设定好的小盒子里。标签可能被误用,阉割个性,形成刻板印象,这并非虚言。然而,思想活动——包括许多最私密的念头——都是通过群体、类别,而不是孤立个体而进行的,因此思想交流就需要标签来给出定义,提供便利。如果你对标签一概排斥,那就是放弃了一项重要的资源,甚至会误导读者,以为你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关联。你还失去了一个将作品的重要性、相关性延伸到某种更广泛的讨论中去的机会。当你把自己总结的立场贴上“自由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标签时,你的论点就不再孑然独立,而是与许多读者可能已经熟悉的观念和思维习惯产生了交集。
为了减轻刻板印象之弊,最好的办法不是一概拒斥标签,而是加上限定条件。下面的模板就是几个范例:
◇ 虽然 基督徒 的想法并非全都一样,但其中一些人很可能会反驳我的主张_____。
Although not all Christians think alike, some of them will probably dispute my claim that_____.
◇ 母语不是英语的人 的观念差别甚大,很难归纳出统一的特点,但有些人或许还是会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_____。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re so diverse in their views that it’s hard to generalize about them, but some are likely to object on the grounds that_____.
另一种办法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刻板印象,那就是慎选标签。比方说,用“公益律师”替换“律师”,用“定量社会学家”替换“社会学家”,避免宽泛和绝对。
反对意见也可以用不那么正式的方式引入,比方说,可以用提问的方式。
◇ 但是,我的提议有现实意义吗?它被实际采纳的可能性有多大?
But is my proposal realistic?What are the chances of its actually being adopted?
◇ 然而,_____一定就是真的吗?事情是否像我指出的那样,一直_____吗?
Yet is it necessarily true that_____?Is it always the case, as I have been suggesting, that_____?
◇ 然而,我提出的证据是否决定性地证明_____?
However, does the evidence I've cited prove conclusively that_____?
你也可以让反对者直接开口说话:
◇ “不可能,”有些人会说,“你对这项研究的解读一定断章取义了。”
“Impossible,”some will say.“You must be reading the research selectively.”
通过这样的手法,你可以直接切入反对意见。创作歌手约瑟夫·杰克逊刊载于《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为我们做了示范。该文主题是反对纽约市禁止在酒吧和餐厅等公共场所吸烟的禁令。
我喜欢一边喝酒,一边抽香烟或雪茄。而且,与许多人一样,我只在酒吧和夜总会里抽烟。现在,我的那些老地方都再也去不成了。一向交好的酒保成了警察,把我赶到冰冷刺骨的屋外徒叹伤悲……这就没意思了。吸烟者受到了过分的迫害和妖魔化。
“忍忍吧,”反吸烟者说,“你们只是少数人。”我本来以为,大城市能容得下各种各样的少数人呢……“吸烟会害死你的。”他们说。我只是偶尔抽抽烟,其他生活习惯都很健康,我愿赌服输。健康意识是重要的,但快乐和选择自由同样重要。
——约瑟夫·杰克逊《想抽烟?去汉堡》
在第二段,杰克逊从自己的观点转向了想象出来的反对者的发言。他也可以用更书面的方式来表达,“当然,反吸烟者会反对说,由于我们吸烟者是少数人,我们应当停止抱怨,默默地为了更大的社会福利作出牺牲”,或者“然而,反吸烟者可能会坚持认为,吸烟的少数人应当服从不吸烟的多数人”。但是,我们觉得杰克逊的口语表达要生动得多。杰克逊借用剧作家和小说家常用的手法,直接切入反对者的观点,接着提出自己的反驳,再回到反对者的观点,继续反驳……在文章里插入了一段对话,或者说短剧。杰克逊的手法运用得当,因为他加了引号,谁说了什么,读者一目了然。
决定将不同声音或反对意见加入文章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你还需要公平、充分地对它们加以论述。虽然你或许会想将反对意见一带而过,甚至加以嘲讽,但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当作者尽可能阐明批评者意见,再进行批驳时,读者往往会觉得作者更可信,而不是相反。读者会觉得:“我可以信任这个作者。”(彼得·埃尔伯的“相信游戏”,参见第二章)。
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只要在文章中讨论某个反对意见,一定要多写几句甚至几段,尽可能地严肃对待它们。我们还建议你以局外人的视角来审读你对反对意见的归纳。把自己放到反对者的立场,问问自己,他能不能从你的归纳中认出他自己的观点。他会不会认为你认真对待了他的观点,将其呈现为有理性的人可能持有的信念?还是会嗅见嘲讽、过分简化的味道?
当然了,总是会有一些反对意见,你认为不值得呈现出来,还有一些反对意见太荒谬,不值得尊重。然而,你要记住,如果选择嘲讽某个观点,就要冒着赶走尚未认同你的人的风险,而这些人可能正是你的目标读者。你也应该意识到,嘲讽他人可能会助长带戾气的论辩风气,别人也会用嘲笑来回敬你。
你应该了解,在成功呈现反对意见的同时,你还应该能够令人信服地回应它们。毕竟,当你把反对意见写到文章里的时候,你也承担了一份风险,即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些反对意见比你提出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比方说,在68页节选的杰克逊的文章中,他冒的风险就是,与他的“挺烟派”思想相比,读者会更青睐他总结的“反烟派”观念。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富兰克林自传》(1793年)中就描述了一段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这样的经历。他回忆说,自己是在阅读反对自然神论的著作时转向自然神论(一种崇尚理性高于精神的宗教)的。富兰克林解释道,在阅读了反自然神论者对自然神论持否定态度的若干总结后,他发现自然神论的立场更说得通。因此,为了避免产生这种意外的反噬效果,你要尽可能确保你自己的论断比你讨论的任何反论都要有力。在行文中讨论反对意见是好的,但前提是你能够驳倒它们。
一种肯定驳不倒反对意见的回应方法,就是不加说明地直接否定——“这根本就是错的”。这种不提供任何支持论据的回应是在粗暴地对待读者,与我们在本书中提倡的精确回应相差万里。
击败反对意见的最好方法往往不是完全否定,而是认同一部分,同时质疑你确实不同意的地方。换言之,在回应反论时,最好采取“没错,但是”或者“是,也不是”的策略 (参见本书042页的“同意——但有点差异”一节), 将其视为修订、完善自身立场的一个机会。与其将自己的论点打造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不如坚持立场,同时作出让步。吉姆·切尔尼在回应引述的反对意见时就是这样做的。她从“有疑者”的视角写道:“承认吧,你更喜欢变瘦的自己。”切尔尼是这样回应的:
我能否认这些事吗?只要成功减过肥的女人都不会试图反对。瘦下来后,大多数人的自我感觉确实更好了。然而,我反思后觉得,这种快感中有一丝不安。毕竟,98%的人减肥后都反弹了。实际上,节食“成功”的人中有90%反弹后比减肥前体重还增加了。于是,我们就又不敢去看镜子中的自己了。
切尔尼用这种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向反对意见作出让步来完善自己的整体论点。哪怕她承认,减肥会带来短期的快乐,她还是认为,从长远看体重会反弹,这让节食者处于更糟糕的境地。
◇ 虽然我承认,这本书结构混乱,但我仍然认为它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
Although I grant that the book is poorly organized ,I still maintain that it raises an important issue.
◇ X的支持者认为_____,他们是对的。但是他们的观点_____是夸大其词的。
Proponents of X are right to argue that_____.But they exaggerate when they claim that_____.
◇ 诚然,_____是对的,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_____。
While it is true that_____,it does not necessarily follow that_____.
◇ 一方面,我同意X的观点_____。但另一方面,我仍然坚持_____。
On the one hand, I agree with X that_____.But on the other hand, I still insist that_____.
这样的模板表明,回应反对者的意见并不一定非黑即白,只有他们压倒你和你压倒他们这两种选择。引入不同意见时最好的结果往往是融合各自的长处。
但是,如果你已经想尽了办法去回应你预料到的反对意见,却仍然感觉自己的观点没有反对者的有说服力,那又该怎么办呢?此时,最好的补救办法就是后退,对自己的论点进行某些根本性的修正,若有需要甚至可以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最终发现自己的论点不能完全说服自己,这无疑是痛苦的,但这会让你最终的作品在智识上是诚实的、有吸引力的、严谨的。归根结底,写作的目的不是证明最初的一切看法都是对的,而是拓展你的思想的极限。因此,如果在你的文本中加入一个强大的反对者会迫使你改变想法,那也未尝是件坏事。有人会说,学术界本就是这样的。
1.阅读文化评论家埃里克·施劳瑟《人民民主平台》一文中的一段话。你会看到,他没有加入任何反对者的角色,请帮他加上,插入一小段来反对他的观点,然后仿照他作出回应。
美国必须宣布停止对毒品的战争。这场战争让监狱里塞满了可怜的瘾君子和小毒贩。它创造了一个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黑市,养肥了有组织犯罪团伙,助长了世界各地政府官员的腐败。它并没有遏制住非法药品的滥用。用任何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这场战争都是彻底失败的。
针对毒品滥用问题,我们必须制定出由常识引导,而非受道德义愤或政治权衡左右的公共政策。我们必须全局转变药品滥用治理的思路,从刑法惩处转向公共医疗。国会应当成立独立委员会来研究瑞士、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已经实施的旨在减轻毒品危害的政策,该委员会向美国政府建议的政策应当基于一条重要的标准:切实有效。
制药公司在广告牌上宣传抗抑郁药,酿酒企业在“超级碗”比赛期间播放搞笑的啤酒广告。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无毒品社会”的观念是荒谬的。与美国社会的其他方面一样,少一些惩罚,多一些同情会对毒品政策大有助益。
2.回想你最近与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的一场争论。用一句话概括你的论点,然后独自或者找一名伙伴来一场头脑风暴,列出可能的反对意见或者其他视角。从中选择一个,用它来写一段反对你自己的论点的话。运用本章里的模板来公允地引入和回应这篇反调。
3.重读你写过的一篇议论文,然后找一名伙伴合作,共同看你是否预料到并回应了反对意见。如果没有,请加进去。如果有,你是否预料到了所有可能的反对意见呢?你将这些意见归于哪些人?你公平地对待了这些意见吗?你是否给出了充分的回应,或者你现在感到你需要限定自己的论点吗?本章中建议的模板用得上吗?加入反对者的角色是否会加强你的论证?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