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
【原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啊,关系军民之生死,国家之存亡。所以,一定要做好战前估计、对比,重视、重视、再重视。
【启示】
战争是“面对面的杀戮”,此句出自英国当代历史学家乔安娜·伯克的《面对面的杀戮》一书。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是以政治为前提的。”孙武也在书中对比战争属性做了概述。战场中的生死影响或决定了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存在与否。兵者,是兵家事,是战争,战争为国之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中刘子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刘子是周顷王的儿子,是春秋时期刘国的开国君主刘康公。他说一个国家最大的两件事情,一是祭祀,二是兵戎(国与国之间的战事)。祭祀有分祭肉之礼,兵戎有受祭肉之礼,都是与神灵对话交流的大节日。祭为祭祀,祭天、地、人,祭根源血脉之正统,祭出师有名;戎则是兵戎相见,是兵家之事,是战争。对待战争这件事,要绝对重视,对敌对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时、地利、将帅,要有综合的力量估计与对比。《孙子兵法》中常会以这样的表达形式来论述,先讲危害、警告,后有比喻论证,这是《孙子兵法》的特点。
总结:计算、估计、对比,先权衡其因,后预判其果,谋定而后动。调整视角至自身,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