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曰:“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
【原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译文】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从不会持续征兵,也不会经常从国内往军队运送粮草。善于用兵者,从国内拿取需要的武器,从敌人那里夺取需要的粮草,军队的粮食就有所保障了。但是,出兵的消耗是很大的,这会导致国家贫困,因为远征会让百姓贫困,为什么?因为凡驻军处,周围物价就会上涨,百姓会首先感受到,由于吃喝拉撒都是钱,国家就会因为财富枯竭而不得不增加赋役。国耗财枯,国内人人口袋空空、肚子空空。百姓的财产就要被消耗掉十之有七,公家财产的耗费如轻车、重车的破损,马匹劳顿,盔甲、弓箭、戟盾、战车上用的大盾以及运输用的牛、牛车的耗损,会耗掉十之有六。可见出兵对国家的消耗之大。
【启示】
上文解释用兵之害,即出兵太耗费钱财了,人工费、运输费、招待费以及武器装备的维护费用,开支极大。孙子分析出兵既然如此费钱,就要逆向思考,怎么样才能缩减开支呢?那就是缩短战争的时间,择拙速弃巧久。随后本文接着讲,出兵不仅费钱,时间消耗也很大,开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内耗增大,导致国家不得不继续深挖自身资源,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孙子通过论述出兵对财力、物资、人力、畜力的消耗来强调战争的补给问题,一旦战线拉得太长,运输补给跟不上,终会导致不战则国灭的情况。
在生活、工作中,如若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或站在利他的视角看问题,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没有错,我劝你改变这种思维,去了解学习多种视角。否则你会耗家人、耗同事,最后耗掉自己的所有。
总结:查理·芒格说:“你要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主观时,反过来;内耗时,反过来;居安时,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