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当敌人陷入危难时,趁此机会果断取利,这是从《易经·夬》卦辞“刚决柔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按语: 敌方有内忧,就赶紧占领他的领土;敌方有外患,就争夺他的百姓;如果内外交迫,就劫持他的国家。例如,越王勾践趁吴国遭受严重干旱,连螃蟹、水稻都干死了,国内一片混乱,百姓怨声四起,就图谋攻打吴国,后来终于趁吴王北上去黄池与诸侯会见,其国内空虚的时机,发动攻击,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此计精髓在于识别并利用对手的脆弱时刻,但《易经》的“夬卦”(《易经》第四十三卦——夬卦中《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提醒我们在做决断时须适度,避免过于刚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对立局势。在现代决策中,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在保持敏锐洞察力的同时,也要有冷静的头脑和适度的行动。把握机会时,我们应坚守原则,不被短期困难所动摇,同时尊重并倾听他人意见,以确保决策的全面性和可执行性。通过结合《易经·夬》卦中的指导,我们可以将“趁火打劫”转化为一种深思熟虑的决策艺术,不仅有效利用机遇,还能维护人际和谐与个人原则。
总结:利用对手的危机时刻,以果断而适度的行动来实现自身战略目的。
夬(guài)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颠覆某个行业的往往是这个行业之外的企业,所以很难锁定所谓的对手。对此,不妨大胆假设,做好预防工作。
生活、工作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防范意识可以帮助我们对于可能发生的危机有所预判,降低被“趁火打劫”的风险。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是一盘大棋,无论何时,不要太在意眼前的小利,当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简单讲,不要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