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7.无中生有

【原文】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蒿为人千余,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译文】

用假象迷惑敌方,并非都是假象,而是通过某些手段让对方认为是假象。开始用小的假象,然后用大的假象,(造成敌人的错觉)最后把假象当作真相。

按语: 把本来没有的东西说成有,就是欺骗。欺骗不能长久而容易被察觉,所以没有的东西不可能始终没有。无中生有,就是由欺骗变成真有,由空虚变成实在。没有的不可以打败敌人,生变为有的就可以打败敌人。例如,令狐潮围攻雍丘,张巡绑扎了一千多个草人,披上黑衣,夜里用绳子拴着把草人放到城下,令狐潮的士兵争着射击,得到几十万支箭。后来张巡又夜里把人用绳子放下去,令狐潮的士兵笑话他们,不加防备,于是张巡选派的敢死士兵五百人攻击令狐潮的军营,烧掉营寨的帐篷,把令狐潮的部队追杀到十多里之外去了。

【启示】

本篇进入敌战计,与胜战计不同,本篇的六种计策偏向于面对面的对抗,而胜战计的六种计策是我方处于绝对优势(敌弱我强)下的可实施计策。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是道家对事物朴素的辩证看法,《道德经》中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此循环往复,代表生生不息。《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讲避实击虚,由此延伸开来,无中生有即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以各种假象作为掩盖真相的手段,目的在于让敌人分不清哪里是真,哪里是假,从而陷入迷惑之中,如此便给我方创造了可乘之机。本质上讲,无中生有是利用对方的心理弱点(如对方顾虑什么?担忧什么?)以及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对方了解我的信息量小于我了解对方的信息量),通过主动干扰,使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总结:生活中要保持理性客观,提高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才能避免被“无中生有”的陷阱所蒙骗。

由假变真,由虚变实,以各种假象掩盖真相,造成敌人的错觉之计谋
“无中生有”逻辑链

无中生有之计的逻辑在于通过巧妙地创造和利用假象与机会,使敌方产生误判和误解,从而在敌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打击其弱点,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如何规避“无中生有”之计?

客观理性:学习了这么多思维模型,我当希望诸位在面对问题时能客观理性地看待。当你被激怒时,这或许是个局,故意扰乱你而已。

追本溯源:找出为什么?这在很多思维模型中也提到过。遇到问题要追本溯源,一切外在不过是现象,看透它,去主动寻找本质。

大胆假设:遇到问题,先假设,后求证。假设你是对的,通过客观“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对其验证,从而判断其真伪。 Fs0jklcMq9/IHUVb66bddvVNCMpKtN2+hitxDOqY4r/baSIib1ARsBxff9YfewN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