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意象与意念

意象与意念是一对心理学术语,它们是图形语言中极为重要的元素。意象不是客观的具体形象,它是客观物象经过提炼与加工而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见图1-14至图1-16)。

图1-14 商业广告《专为减肥人士生产》

案例赏析: 如图1-14所示,在这组Natural da Terra有机果蔬的商业广告中,我们看到的果蔬虽然是具象图形,但它们属于客观物象经过提炼与加工而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果蔬与甜点分别代表健康食品与垃圾食品,上下对比型构图或斜角对比型构图强化了对比效果。

图1-15 商业广告《欢迎犀牛加入我们》

案例赏析: 如图1-15所示,在这组Buin动物园的商业广告中,动物们为了欢迎犀牛的到来,将派对彩帽戴在了鼻子上,模仿犀牛的角。动物本身是不可能做出这一举动的,我们看到的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动物形象。

图1-16 公益广告《破坏自然就是毁灭生命》

案例赏析: 如图1-16所示,在这组Robin Wood推出的公益广告中,乱砍滥伐、焚毁雨林、掠夺资源、无节制的碳排放等人类破坏自然的意象,与动物的意象同构,触目惊心地展现了“破坏自然就是毁灭生命”的主题。画面中的森林、动物等意象,都是经过提炼与加工的视觉形象。

意念是图形信息解读过程中较小的信息单元,这些信息单元是大脑对图形直觉的、经验性的解读结果,是意象语义的直接指向,是具体概念生成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我们可以狭义地概括:意念是解读图形语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又一个信息。

因为图形语言不是客观的具体形象,而是经过思维意象重新组织的创意结构,是多重意象叠合的产物,需要一层一层地去解读,因此意念可以说是图形语义的动态呈现形式。从图形意念到图形语言,有时是直觉的、一步到位的(见图1-17至图1-18);有时又要依靠联想和推理,逐渐深入地体会其中的含义(见图1-19至图1-20)。

图1-17 商业广告《无拘无束》

案例赏析: 如图1-17所示,这组李维斯牛仔裤的商业广告,画面弥漫着浓浓的雄性力量之美,张扬着狂野不羁的个性,品牌印象瞬间在受众脑海中建立起来。

图1-18 公益广告《切勿超速驾驶》

案例赏析: 如图1-18所示,这组Ecovia交通运输公司推出的公益广告,以人体彩绘的表现手法,警醒受众不要超速驾驶。挨一拳都疼得受不了,伤害力比暴击强太多的车祸带来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

图1-19 公益广告《别让他们无家可归》

案例赏析: 当你长大后,曾经陪伴你的童话书变得没用了,丢掉或当成废品卖掉就太可惜了,把它们捐赠给需要它们的人岂不是更好?如图1-19所示,在这组Soacao图书捐赠活动的公益广告中,小红帽、匹诺曹、三只小猪成了乞丐、流浪者,寓意童话书被丢弃,“捐赠图书”的主题被一步步解读出来。

图1-20 公益广告《洗涤与扼杀》

案例赏析: 我们每一次洗涤衣服,合成纤维织物都会产生数百万片塑料微纤维,它们被排入大海后,会吸收海洋中的微量元素,影响海洋生物链,对海洋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这一切,到头来会报复到人类头上。维也纳医科大学经研究证实,塑料已经进入人类体内。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们的粪便,每10克就含有20片微塑料。科学家推测,全世界每人每年会吃下约7.3万片微塑料。因此,我们应尽量选择对环境危害小的服装面料,减少衣服的清洗频率,并选择低温洗涤。如图1-20所示,这组Sea Shepherd推出的公益广告,将濒死的海豹、鲸鱼与被拧的衣服同构,寓意不当洗涤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dWBzwKH+iLrEx24A9gKj4ju4hnyXB2h7h1zNiKIirjT/HSHrTX1d7wjtCSgw7K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