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扬州绒花的古韵新容

扬州自古制花业就很发达,是全国著名的工艺花产地,在唐代,扬州绒花已作为“宫花”列入贡品。

民国初年,扬州制花业生产和经营集散中心在湾子街一带。之后,湾子街绒花艺人到江都砖桥传授绒花制作技艺,这一带的绒花业便迅速兴起,成为扬州绒花的一个重要产地,被形象地称为扬州的“花窝”。至今,江都砖桥的丝绒工艺老厂中,还有老手艺人在做花。

民国以来,绒花的家庭手工生产比较普遍,绒花的生产和销售更多是靠手艺人自己。一种方式是建固定的铺坊,多是前店后坊的形式;另一种是推车挑担,走街串巷。后者就是人们口中“流动的匠人”。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王喜根在《扬州古巷风情》中记录道,扬州镇上除了固定的绒花店,大街小巷还不时出现些身背圆屉、手拿长柄镗锣沿街卖绒花的人。圆屉一般有四到五层,每层装有样式各不相同的绒花或半成品。卖花人常常会找个热闹的市口,把装满绒花的圆屉摆在地上,供客人欣赏挑选。有时卖花人还会准备半成品的绒条,根据顾客的需求,现场制作独一无二的绒花饰品。人们有新春戴花以讨个吉祥如意兆头的习俗,每逢过年,是绒花生意最红火的时候。绒花规模化生产后,市集、庙会上也经常能看到绒花的身影。

后来,因鲜花不再稀缺,纯手工制作的绒花渐渐被各种材质的头花、胸花等取代,大部分扬州绒花手艺人选择转行。近些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兴起,代表华夏衣冠的汉服备受青睐,与之相得益彰的绒花饰品随之回归人们的视线。

如今,扬州绒花制作技艺迎来新一代传承人,“90后”挑起非遗传承的重担。他们将像老一辈“守艺人”一样,笃定坚持、守正创新,用“一生一世一贯”的执着精神,努力将拥有悠久历史、深厚民俗文化底蕴的绒花技艺传承下去,并用年轻人更易接受的形式,让非遗“道不远人”。

虽然绒花不如金银饰品光彩夺目,也没有翡翠玉石的自然灵性,但它却蕴含着独特的东方美学,承载着传统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手工的温度赋予蚕丝生命,盛开出荣华不败的传奇之花。

用蚕丝线仿点翠工艺做成的绒花饰品,呈现出近似翠鸟羽毛的光泽和色彩。

扬州绒花的工艺发展

从古至今,扬州绒花的工艺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早先的绒花是在做成花型的纸面上绕上花绒,称为“绕绒花”;之后发展为先在纸上设计出各种图案,并依照图案将花绒装裱其上,待刮光之后再做成各种花型,称为“刮绒花”;清末以来,又发展成先制绒坯、滚成绒条,再组合成千姿百态的绒制品,称为“滚绒花”。不过,前两种工艺如今几近失传,得以传承发展的是“滚绒花”工艺。 6opJY5JvwragBxwnX7WhKnhDRxk01NPNtTPaGLqI8ygePSmQ9n4ONXdLx2eElgo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