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1相对论与绝对论

本书开篇的“相对论的绝对性原理”论证和阐述了相对论和绝对论之间的物理学关系,明确了物理学测量具有先天的局限性,有助于摆脱纯粹的相对论对人们思想的迷惑与禁锢。相对论基本的哲学观点是“运动是相对的”,而绝对论基本的哲学观点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物理学的数学化,认识的相对性原理是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摆脱唯心主义,并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是自然科学健康发展的方向”。随着意识形态斗争的弱化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纯粹的相对论所取得的实用成果致使人们忽视了其适用范围。围绕相对论构建的现代物理学体系进一步强化了相对论的权威,以至于人们忽视了其局限性并把“力学的相对论”扩展到“运动学的相对论”,在主流的学术界形成了运动是相对的观念。然而,力学不是运动学的全部,“运动是相对的”只是力学效应和人类测量局限性的产物。

相对性原理是指物理定律的形式与惯性参照系无关,广义相对性原理是指物理定律的形式与一切参照系无关。相对性原理,就其本身的物理学内涵而言,与相对论不是等价命题。物理学之所以出现运动是相对的观点,主要是因为相对论的绝对性原理所规范的测量局限性致使人们可将其身处的本惯性系视为真空基态(静系)。量子力学的基础是动量的测不准原理,相对论的基础则是相对论的绝对性原理(即能量测量的局限性原理),因此现代物理学是人类测量局限性的产物并隐藏着先天的局限性。人们只有通过综合的逻辑判断,才能认识和把握这种局限性,进而走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困境。

历史上的绝对论以绝对静止的空间为前提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让纯粹的相对论大行其道。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因此绝对静止的空无的空间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必要存在的。场论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预示着空间是场而且应该是由万有引力场构架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场不会是绝对静止的;而作为基本的常识,宇宙中也不存在以不动推万动的上帝之手。

绝对空间的本体是引力总场。由于宇宙大尺度的各向同性,引力总场在远离引力场源时是近乎静态和常曲率的,这种引力总场构成了相对论所依附的平直的背景空间。至此,我们以引力场为本体可将平直空间与弯曲空间完全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更深入地认识光速与引力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摆脱光速绝对不能变的物理学教条,进而构建更为自洽的物理学逻辑体系。

相对论的一种合理化的解释是:我们身处在动态等比压缩的引力场化的空间中,物理定律在宇宙空间中的每一点都是相对论的产物;广义相对论只是反映了空间等比压缩的结果,但并没有进一步揭示出这种等比压缩的物理机制;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动体对引力场空间内化的压缩;狭义相对论的尺缩钟慢是内在效应,广义相对论的尺缩钟慢是外在效应。总之,用超流体的观念理解引力场空间有助于人们建立清晰的运动学图景。 XAN2xJ8kGIIjKamxpdj/dDQo+fxn3yDOFz+A0O9xsrrAazo/0SHkNqYDFHunru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