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米芾在涟水军任职报到的时间推测

那么有可能米芾在1096年已经在涟水任职了,翁方纲《米海岳年谱》“三年丙子(1096年)”的记载,但下面是空白,米芾在什么地方,任什么职,没有记载。

米芾在《端州帖》落款时写有:“绍圣丁酉海岱楼书,米黻”10个字,因为“丁酉月”就是1096年的秋季(白露到寒露的时间段),证明了绍圣三年丙子(1096年),米芾曾在涟水海岱楼创作《端州帖》。

《涟水军唐王侍御庙记》中有“四月晦”的记载(也就是1097年农历四月底),距离1096年秋季也就是半年时间左右,所以米芾在1096年的秋季在涟水任职是很有可能的,当然这只是推测。

另有魏平柱《米芾年谱简编》:“哲宗绍圣三年丙子(1096年)四十六岁,在镇江。”

程俱《北山小集》卷16《题米元章墓》:“公乐喜推下后进,绍圣丙子,余初识君南徐(江苏镇江),贻诗谓余李太白后身,非所拟也。” [19]

以上文字是说18岁的程俱在1096年(哲宗绍圣三年丙子)第一次在江苏镇江认识了46岁的米芾,对他的印象很好,并且非常崇拜。

另外,当代研究米芾的学者曹宝麟在《中国书法全集38米芾二》,也确认1096年3月米芾在镇江与润州太守周穜品尝御赐小龙团茶,作《满庭芳》词。

程俱(1078—1144年),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1121年)赐上舍出身。历官望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这说明米芾1096年3月还在镇江,米芾晚年的定居之所丹阳“海乐楼”就属于镇江管辖,至于程俱初识米芾在1096年的哪个月?没有具体说。

那么很有可能在1096年秋季以前米芾就已经到涟水任职了,所以才可能在涟水海岱楼创作《端州帖》。

根据常理,米芾书写的《端州帖》共602字,需要时间比较长,书写的内容又是属于史料之类的文字,创作的态度是非常认真严肃的,从现存的文字来看,没有一处有修改的痕迹,而米芾创作的《中秋诗帖》(见图21)的内容就反复书写两次,中间还插入“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的文字,创作的态度非常随意,与创作《端州帖》的态度可谓天壤之别。

作为史料当然需要心平气和地进行创作,从现存的作品可以看出,从头到尾没有感情的起伏跌宕,整篇流露出来的只有扎实的功底和熟练的技巧。

如果米芾是应朋友之邀或到此一游,书写的内容文字一般会是有感而发的诗词和短语,下面还是以《中秋诗帖》为例,也就79个字,有28字是重复的,一般不会超过100个字。

因此可以推测,创作《端州帖》需要的时间长,查找史料之类的文字,需要严肃的态度和平静的心境。朋友之邀和外出旅游写这样的史料类的作品可能性不大。

米芾任职涟水军后经常登临的场所,就是“海岱楼”,它是当时涟水城中一处胜迹,离军宅不远。

图21 《中秋诗帖》

可以证明米芾对涟水海岱楼深厚情感的内容是:“雨三日未解,海岱只尺不能到,焚香而已。日短不能昼眠,又人少往还,惘惘!足下比何所乐?”

因下雨三天不能去海岱楼,心情非常不好,由此可见,米芾去海岱楼是很频繁的。米芾在涟水海岱楼写了许多词,如《中秋诗帖》《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阮郎归·海岱楼与客酌别作》《减字木兰花·涟水等楼寄赵伯山》等。说明米芾非常喜爱在海岱楼眺望远景,也证明米芾经常在海岱楼创作书法和诗词。

所以,米芾创作《端州帖》应该是在任职涟水军以后,这样才有平静的心境来创作这史料性的长篇巨作。 P0wcMO2x1/QqK9LRztwcYqlbnGMcBayZ7MTMQIxSeBs3FlYE4UgxI+G55RhdozA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